這個洞天世界內倒也并非沒有可取之處,就如同這陣法精密且精妙。在外界其實也有陣法,但很少有人真正鉆研,或者說,鉆研的人太少,導致陣法不過雞肋。
蘇苜見過最精密的陣法就是盟天巨船上剎那隔絕高速行駛帶來氣流的陣法,和當初在撫靈宗的護山大陣。不過這兩種陣法與現在見到的這個又有些不同。盟天巨船上的功能很強卻單一,而護山大陣那是依托于仙宗建立。這與其說是陣法,不如說這是一座風水大陣,依靠山水奇觀建立,主體是那連綿的山水奇觀,而非陣法,陣法不過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
至于其他陣法少見。
而眼前這一座大陣則是完全不同。他的主體是陣法,在輔佐于小的陣法,嵌套組合,就像是機器一般。
想要做到這種程度,可不是一兩個人,或者十幾個人能夠做到的。這必然需要成千上萬前仆后繼,經過時間的積累才能夠做到的程度。
果然在不同環境內便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分支。
如同在外界,上限很高,修仙者們就會不斷的攀升。而在洞天世界內,上限可能沒有外界那么高,那便在范圍內,將技巧細分不斷地鉆研,不斷地精細。就像是修仙體系一樣。在蘇苜看來那些魔教之人與齊陽宗的修仙者是處在同一個階段的,但卻被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差異可能不大,但依然被細分了。
怎么說呢,可能這個體系更加的完善與完整。
這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天賦。通過一本功法你能夠從初級不斷地練到頂尖,而區別在于天賦的強弱。
外界就完全不同,玄之又玄,一切都靠悟。悟的出來便代表你有緣,有天賦,暗合此道;悟不出來就代表你的悟性不夠,與此道無緣。
蘇苜兩廂一對比便發現了,每一個世界的體系都是跟隨著環境的變化變化的。他隱隱之中似乎抓住了什么,然而就在即將抓住時一閃而逝。
倒也沒有氣餒。
有了感悟,說明這一趟洞天之行不虛此行。至于能夠悟出點什么,看出點什么,現在的蘇苜還不清楚。但時間還充足嘛,他可以慢慢地看,慢慢地體會。
可以說,他們來到洞天內的所求是不同的。
蘇苜是來觀察,是來探尋之后的道路;沈丘是為了完善他的畫中洞天;蜃龍則是瞧上了這洞天內的資源與規則;老山羊,他可能想要品嘗一下異世界的草是什么味道。或者說,沒有目的,蘇苜在哪他在哪。
至于林遠與云越,這將是一段別有風趣的冒險也說不定。
其實分開也好。哪怕在一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目的,也會自發的分開。
說回眼前的陣法。蘇苜不斷地打量,這陣法的原理與結構在他的眼中一點一點的全部展開,完完全全的暴露出來。
一邊觀察,蘇苜在手中不斷地比劃著。靈氣在手中不斷地變化,從點到線,從線到型。這座陣法簡直就是一座寶庫。隨著原理的剖析,蘇苜就越是感嘆,這令人著迷的智慧。
不知不覺間蘇苜都有些入迷了。
研究這陣法之人的奇思妙想。乍一眼,這陣法不過是隱藏環境與識別出入之人的身份。但細看之下,遠不如此。這陣法還是一個防御陣法,還能夠提升靈氣的濃度。
集多功能于一身,精妙,實在是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