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才情出眾,貌若天仙,我自然不會有任何反對之意。”
賈敬、賈梁氏和林如海三人聽聞,面露微笑,皆以為賈玌已然贊同了。
“但是......”
然而,賈玌話鋒一轉,瞬間將眾人的心高高提起。
“姑父,想必您也知曉,我曾在朝堂之上許諾,五年之內光復遼東,若做不到便自裁謝罪。
如今我身負這般重擔,生死難料。五年之后,林妹妹也才剛滿十八歲。
姑父,您就如此信任我能在五年之后安然存活嗎?”
賈玌神色復雜地看著林如海,要知道此前為了與賈玌結成姻親,那些王公貴胄家的夫人、高門貴婦們紛紛踏破榮府去找賈母說情,想著通過在賈母那里尋求一層關系,來侯府說親。
更有甚者還會精心安排自家女兒與賈玌來個“不期而遇”。
但自那日之后,形勢突變,賈玌也覺得安靜不少。那些熱衷聯姻者瞬間沒了動靜,媒婆絕跡,“偶遇”不再,神武侯府門前冷落。
如今,林如海在這等情形下仍來提親,這讓賈玌不禁有些神色復雜:是真信我能做到嗎!?
林如海微微仰頭,目光坦然地迎上賈玌的視線,臉上笑意不減,神色輕松寫意,緩緩說道:
“賢侄啊,我與你曾同在揚州為官謀事,對你的為人和能力再清楚不過了。
你胸有丘壑,目光長遠,絕非狂傲之輩,更是行事果敢之人,凡能說出口的事情,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有十足把握才會承諾。”
再者,你力能舉鼎,三拳斃虎,如此英勇之事,至今仍被眾人傳頌。此等事跡便是在史書之上也不過寥寥數筆,然而凡是有此等壯舉者,無不是名垂青史的豪杰。
賢侄既有此等非凡之能,又具高遠之志,區區五年光復遼東,在我看來,并非遙不可及之事。且我觀賢侄之品性,定不會負我小女黛玉。即便前路艱險,我也愿與賢侄一同前行。
若是沒有前些時日賈玌那般神勇的壯舉,林如海多少都會有些猶豫不決;但中原大地就是這般神奇,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那般驚才絕艷之人橫空出世,非常人所不能也!
賈玌聽到林如海這番肺腑之言,心潮澎湃,不禁站起身來,雙手抱拳,深深一揖,朗聲道:
“滿朝文武覺認為小侄年輕魯莽,不知進退!不料姑父如此信任,小侄感激涕零。然此事重大,關乎林妹妹一生幸福,小侄不敢有絲毫輕慢。
若真應下這門親事,小侄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姑父所托。”
林如海見狀,快步上前雙手扶起賈玌,目光誠摯且堅毅:
“賢侄快快請起,我既已下定決心前來提親,便是經過深思熟慮,斷無反悔之意。我林家雖非簪纓世家之首,卻也最重情義二字。”
“我觀你心懷天下,志在報國,此乃大義之舉。小女不才但也自幼聰慧伶俐,熟讀詩書,雖為女兒身,卻也有一顆不輸男兒的俠義心腸。
若你們二人結為連理,他日你在前方保家衛國,她在后方亦可操持家業,為你穩固后院,讓你無后顧之憂。如此一來,內外相濟,大業可期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