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誰能知曉朕那時的心情
而今,又肩負起收復遼東的重任
慶帝回過神來,收回臉上的笑容,仰頭望天,閉上眼睛,幽幽一嘆:
“賈玌此人,忠勇無雙,實乃朕之臂膀。有他在,朕何愁天下不定?”
皇后微微頷首,輕聲款語道:
“陛下所言極是,賈侯爺忠肝義膽、智勇雙全,實乃我大慶社稷之福啊。說起來,賈侯爺如今也不過才年方十六,較太子殿下也只長了幾歲而已。”
接著皇后輕輕嘆了口氣,眼中流露出一抹好奇又欽佩的神色,壓低聲音道:
“臣妾每每回想起賈侯爺的一樁樁事跡,心中總是忍不住泛起疑惑。
瞧他年紀輕輕,卻能有這般驚人的膽識與卓越的能力,實在叫人驚嘆不已。
真不知其母梁氏是怎樣言傳身教,才教養出如此出眾的人物。
若有機會,臣妾真想登門向她討教一二,也好為太子殿下覓些教導子嗣的良方呢。”
慶帝聽了皇后這一番話,微微含笑,目光中透著幾分深意,慢悠悠地說道:
“皇后有所不知,賈愛卿的母親梁氏,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婦人,也就是盡了些為人母撫養孩子的本分。
依朕看吶,賈愛卿能有今日這般非凡成就,全憑他自身的造化。
他自幼便與尋常孩童不同,雖說年紀尚小,卻早早明白了要依靠自己努力生活的道理。”
皇后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之色,輕聲探問道:“陛下這話怎講?還請陛下明示。”
慶帝目光飄向遠方,仿佛陷入了對往事的追憶之中,緩緩說道:
“朕曾經派人仔細查訪過賈玌的過往經歷。年幼之時,家中貧寒,其母梁氏雖拼盡全力撫養,可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難以維持生計。
那時的賈玌不過才幾歲大,卻已經懂事得讓人心疼,曉得要為家里分擔憂愁。
常常跑去幫著屠戶做些殺雞宰豬的活兒,掙些零碎銀錢來補貼家用。
即便后來回歸了寧國府,身份有所改變,可他也沒有因為這些而變得懈怠懶散。
依舊時常外出,操持那殺雞宰豬的營生,只為多賺些銀兩,好讓病重之母能吃得好些、穿得暖些。”
皇后聽完這一番講述,不禁為之動容,喃喃低語道:
“如此看來,賈侯爺自幼便懂得體諒母親的艱辛,懂得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這般品性,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慶帝微微點頭,語氣中滿是贊許之意:
“正是如此啊。賈愛卿此人,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自怨自艾,也全然不在意旁人異樣的眼光。
幫著屠戶殺豬宰羊,掙的都是些辛苦錢,可他卻從不覺得這是低賤之事。
這份豁達堅韌的心性,在這世間實屬罕見吶。朕曾經問過他,為何要如此辛苦操勞,
他當時回答朕說:‘母親的養育之恩重如泰山,孩兒無以為報,唯有竭盡全力,讓母親能過得舒坦一些。’”
皇后輕輕嘆息一聲,眼中滿是欽佩之情:
“賈侯爺果然是個至純至孝之人吶。怪不得他能在這世上闖出這般不凡的成就,原來是自幼便懂得何為擔當、何為責任啊。”
慶帝說完這番話,目光忽然一轉,看向身后端坐的太子,見他神情專注,似乎正在凝神思索著什么。
慶帝微微含笑,語氣溫和卻又隱隱透著一股威嚴,開口問道:
“太子,對此事你有何見解啊?不妨說來聽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