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成功,賈玌必受掣肘,甚至可能被迫退兵。”
“哦?”
皇太極眉頭緊鎖,身子微微前傾:
是何計策?細細說來!
范文程微微躬身,沉聲道:
“如今大慶國內,太上皇與當今皇帝各懷心思,爭權奪利,又有王爺們心懷不滿。
臣以為,可派遣使者秘密出使大慶,利用他們內部的矛盾,施展反間計。”
說到此處,范文程目光閃爍,掃視眾人:
“我們可散布謠言,稱賈玌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暗中與太上皇勾結,意圖顛覆當今皇帝的統治。
同時,偽造一些書信往來,作為賈玌謀反的‘證據’,設法讓當今皇帝知曉。”
皇太極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輕微的“篤篤”聲。
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
“范先生此計甚妙,但朕有一問——賈玌在大慶軍中威望極高,且深得民心,大慶皇帝未必會輕易中計。
先生可有更穩妥之策?”
范文程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
“皇上所慮極是。
賈玌確實威望極高,但正因如此,大慶的兩位皇帝對其更應忌憚!
自古以來,功高震主者,鮮有善終。
賈玌手握重兵,北伐連戰連捷,大慶皇帝豈能不心生猜忌?
況且更有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又是杯酒釋兵權,自此,凡是手握大權的將領便是多受猜忌!
大慶國內本就派系林立,太上皇與當今皇帝爭權奪利,王爺們各懷心思。
我等只需稍加挑撥,便可令其內亂加劇。
故而,臣以為,可雙管齊下:
其一,派遣細作潛入大慶京城,散布謠言,稱賈玌與太上皇暗中勾結,意圖廢黜當今皇帝;
其二,偽造賈玌與我國往來的書信,故意泄露給大慶皇帝,使其對賈玌心生疑慮。
其三,當今皇帝不過是昔日大慶太子謀反失敗后才被推上皇位的,大慶諸多王爺對其多有不服者;
我等可暗中支持大慶國內的藩王起兵作亂,使其內亂加劇,無暇顧及遼東戰事。”
皇太極聽罷范文程的計策,眼中精光爆閃,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連聲道:
“妙!妙!妙!范先生此計,當真是一箭三雕!”
他站起身來,黃袍袖口隨風輕擺,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堂下眾將,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賈玌雖勇,終究是大慶臣子。
大慶皇帝本就對他心存忌憚,若再添一把火,必能使其君臣離心!
范先生此計,不僅可解遼陽之圍,更能令大慶內亂,實乃上上之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