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太上皇沙啞的聲音響起:皇帝好大的威風。怎么,現在連孤這個老頭子都要防著了?
慶帝目光微垂:父皇言重了。只是張榮一案牽涉甚廣,兒臣不得不謹慎行事。
張榮?殿內傳來冷笑,他跟了朕三十年!你說他通敵叛國?
慶帝面對太上皇的質問,右手緩緩抬起。
一直候在廊柱陰影中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夏守忠立刻躬身趨前,雙手捧著一個紫檀木匣;
慶帝看了看紫檀木匣,對著殿內說道:
“這滿滿一匣子,全都是張榮通敵叛國、結黨營私的確鑿罪證;以及清國使者拷打而出的口供;還有...”
慶帝頓了頓,還有張榮為扳倒兒臣,親筆所書的投名狀,上面數十位大臣的名字,上面明明白白寫著要擁立忠順親王為新君!
砰!
沒了侍衛的阻攔,殿門被猛地推開。
太上皇站在滿地碎瓷中,半黑半白的頭發有些散亂,衣服上沾著茶漬。
他一把奪過密信,枯瘦的手指劇烈顫抖:不可能!這定是栽贓!
栽贓?慶帝忽然提高聲調,忠順親王亦可作證!
太上皇一把奪過名單,枯瘦的手指緊捏著在名單的字上劇烈顫抖:
荒唐!他最是淡泊,怎么可能會如此...你到底安得什么心!?
莫不是你還想要弒殺兄弟不成?!
兒臣何時說過忠順親王有不軌之心?
慶帝突然打斷,聲音輕得像羽毛落地。
太上皇猛地抬頭,渾濁的瞳孔驟然收縮,眼神透露出不明所以!
慶帝面色平淡如水,目光坦然地直視太上皇:
“忠順親王一心為國,對朝廷忠心耿耿,兒臣心里清楚。
此次張榮之事,乃是忠順親王不甘大慶社稷被奸臣所禍,主動獻身入局,協助兒臣徹查此案,他是有功之臣!”
太上皇的手指突然僵住,那張灑金名單飄落在地,踉蹌后退兩步。
你...你說什么?太上皇的聲音突然變得嘶啞,他...你們
慶帝彎腰拾起名單,輕輕撣去上面的香灰。
七日前就發現了清國奸細與張榮的異動。為了取得證據,他假意應允張榮的拉攏
太上皇猛地抓住慶帝的手腕,指甲深深掐進龍袍的云紋里:那這名單上的三十七人
都是張榮一黨,數日前,將這份名單交到兒臣手中了。
慶帝反手扶住搖搖欲墜的太上皇。
“所以,父皇還不明白嗎,張榮早就已經背叛了您!”
太上皇身子晃了晃,像是遭受了巨大的沖擊。
慶帝見太上皇如此,再次開口乘勝追擊:
可還記得,七日前父皇說賈玌有謀反之嫌?想必那些所謂的證據...都是張榮提供的吧!
這些皆是張榮暗中操作,故意提供線索誤導父皇。
早在那一刻開始,他就心懷不軌,蒙蔽您視聽,企圖攪亂我大慶局勢,以便他從中謀取私利。”
太上皇瞪大了眼睛,嘴唇顫抖著:“他……他竟敢如此大膽,欺瞞朕到這種地步!”
慶帝沉默地點了點頭。
殿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只有太上皇粗重的喘息聲回蕩。
良久,太上皇抬起頭,眼中渾濁盡褪,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驚的清明:
傳朕旨意。
他一字一頓道,聲音雖輕卻重若千鈞:
張榮一黨,誅九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