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人的洪聲在曠野上交疊回蕩,竟將圣旨內容清晰地送到千米之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乾坤定位,必資戡亂之才;社稷安邦,實賴折沖之將。
咨爾神武侯賈玌,忠貞天挺,勇略神授。
總戎北伐,未及弱冠之年;蕩寇遼東,已建不世之勛。
爾提一旅之師,出榆關而迅掃胡塵;奮三尺之劍,臨渾水而直摧虜帳。
沈陽城下,陣斬偽酋皇太極;遼陽道中,盡殲八旗丑類。
建州既滅,奴兒干重歸王化;邊患永除,山海關自此晏然。
昔班超之定西域,猶歷三十余載;衛霍之擊匈奴,尚需數度出師。
今卿以不足弱冠之年,成此曠古之功,雖古之名將,未足比倫。
茲特晉封爾為遼國公,食祿加三千石,授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其爵——世襲罔替。
爾原居神武侯府,著工部即刻擴建,前拓三進,后辟花園,規制參照郡王府邸,更賜遼國公府御書匾額。
仍兼遼東大都督,總制遼東軍務,賜符節旗牌,許便宜行事。
特賜:
紫韁金鞍御馬一匹
御用寶劍一柄
玉帶蟒袍兩襲
內帑白銀五萬兩
御制《平遼賦》一篇
爾父賈敬,教子有方,晉封榮祿大夫;爾母史氏,訓成令子,晉封超品誥命護國太夫人,賜七翟冠、金鳳誥軸。
爾聘妻林氏,乃吏部尚書林如海之女,淑德夙著,特賜一品夫人冠服,俟大婚之日頒授誥命。
特準公府增設護衛三百,甲胄儀仗皆用朱漆金飾。
於戲!
開疆拓土,卿之功在社稷;崇功報德,朕之典著彝章。
爾其永矢忠勤,與國同休。
欽哉!”
——————
“世襲罔替……國公?!”
李青松衣袍下的手微微一顫。
自開國以來,非軍功不可封公,且非開國定鼎之功者,不得世襲罔替!
所以,開國的四王八公十二侯一脈,也就唯有四王,可世襲罔替!
而現在,賈玌年僅十七,竟得國公之位,食祿更是在之前的地位上加三千石,位比郡王!
“難怪...”李青松微微一嘆,“自大捷傳來之后,陛下一直未與我等商議賈都督封賞之事,知曉陛下定會厚善,但沒想到陛下居然有如此魄力,跳過縣公、郡公,直接冊封國公......”
他才十七歲啊——連二十及冠都沒有啊!
寧國公、榮國公、遼國公,賈家歷經四世——一門三國公!
這
李青松腦海這浮現一個詞——與國同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