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閻立德屬下的郎中,溫禾之前和他見過面,是那個叫趙凱的。
“溫縣子,陛下那傳來口諭,要我們督促您去造紙工坊去。”
趙凱欣喜的迎了上來,卻看到溫禾一臉郁郁的模樣。
這李二,簡直沒人性!
一刻都不想我休息啊。
“陛下還說,只要您每日點卯,每個月多給您加二十貫……”
“走!”
他絕對不是因為錢,正所謂生命在于運動。
再說了,造紙這件事情,造福的可是天下百姓。
這種事情當然要盡快做完了。
對,他是為了大唐,絕對不是為了那二十貫。
“你確定陛下說多給二十貫啊。”
上馬車的時候,溫禾再三確認道。
趙凱愕然的點了點頭:“是的,陛下親口說的,不過這錢要從工部出。”
“行,那就走吧。”
不管從哪里出,反正到他手上就行。
……
造紙坊,昨日便開始修建了。
所需要的匠人也都到齊了,現在還沒有開始,是因為一些需要的東西還有造好。
特別是筒車,現在那些匠人都還在研究怎么造。
溫禾不在的話,他們甚至都沒有人咨詢。
而且造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單單紙漿的工藝就十分的復雜,和如今大唐的造紙技術完全不同。
所以閻立德恨不得讓溫禾就住在永安坊。
可又不想因此得罪了他,所以這才讓人去宮中傳消息。
沒想到陛下如此雷厲風行,竟然真的說服了溫禾。
不過溫禾在造紙坊,并不算忙碌。
只是有匠人時不時來問一些問題,剩下的都是靠他們自己去解決。
所以第二天,溫禾就把躺椅帶了過去,順便把新三小只和李義府也一同帶到造紙坊。
讓他們跟著那些工人干苦力。
“正所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小年紀就好吃懶做,那是不行滴,所以為了你們的未來,為師才痛下決心,讓你們受這份苦。”
溫禾說的自己很感動。
可李泰和李恪沒有一點反應。
李義府只是笑著。
李佑有些郁郁:“可是我才六歲。”
“額,你在我身邊做數學題。”
“真的?先生人真好!”
李佑歡喜不已,他卻沒發現,身后他那兩個兄長冰冷的目光。
等造紙坊建好,開始制作第一批紙漿的時候。
之前讓文忠派人去南邊收購的茶葉也到了長安了。
溫禾隨即和李世民請假了幾天。
幾天后,他讓文忠給他包下長安城內的一家酒肆,讓人去請那些突厥的商人過來。
不過突厥人還沒來,他卻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