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奏!”
只見那王氏老者忽然來到大殿中央。
士族的人一怔,還沒等他們翻過身來,只見宇文士及和蕭瑀也起身。
“陛下,臣亦有奏。”
“哦,三位卿家可是覺得這茶好喝,若是如此,朕可以讓嘉穎送一些給三位。”
李世民明知故問。
這個時候他們三人站出來,怎么可能是為了要什么茶喝。
這時,從關隴那邊又走出來了幾人。
士族那邊幾家見狀,大吃一驚,有些按耐不住的也紛紛起身,來到大殿行禮。
“臣等有奏。”
其余的人也都不由心動。
這可是關系到他們家族未來發展之事。
若今時今日是前隋,他們根本不必理會皇帝的心思。
那個時候他們要人有人,要兵有兵。
實在不行就躲到塢堡里面。
可是現在他們雖然有人,可上面這位陛下手上有兵。
看著時候差不多了,李世民這才緩緩放下茶杯,笑道:“不知諸位卿家有何奏稟啊?”
王氏老者正要開口,只見宇文士及搶先一步道:“自隋末以來,天下混沌,野心之輩四起,幸得天公憐憫,降下真命天子立大唐基業。”
“如今大唐初建,天下雖然一統,然百廢待興,陛下夙夜匪懈才有如今大唐之安寧,然國庫空乏,黎民日難兩餐,冬無寒衣,此乃臣等之過。”
這冠冕堂皇的話,快把李世民捧上云端,又把他們自己貶入塵埃了。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
溫禾覺得如果自己去說,應該就只有一句話:“陛下,我服了,咱們說好了,鹽鐵歸你,剛才那些東西可都歸我了?”
但是宇文士及偏偏先夸一番,然后才直入主題。
“臣以為,鹽鐵之事乃國家之重,管仲治齊首在鹽鐵官營,商鞅變秦亦是如此,所以才有齊霸秦強,臣啟奏陛下,將鹽鐵官營。”
說罷,他作揖深拜。
方才被他搶先一步的王氏老者緊隨其后。
“臣附議。”
沒辦法,好話都讓宇文士及說了,他只能附議了。
“臣等附議!”
大殿之內,就連剛才那些猶豫不決的人也都不得不起身表態。
崔氏和盧氏看著那些曾經的盟友,一個個低頭,他們二人又能如何。
若是其他家族的人得了那些農具、糧種以及造紙術,短時間內或許動搖不了他們什么。
可百年之后呢?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在乎的不是眼前的利益。
而是家族的源遠流長,傳承百年的,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暴發戶。
所以他們也不得不低頭。
“唉。”
李世民卻嘆了口氣。
他起身從皇位上邁步走了下來,一臉吃驚的模樣。
“卿等如此決心,朕心甚安啊,只是此等大事,怎可私下定奪,不如就請諸卿先寫下劄子留在朕這,等兩日后大朝議之時,一起上書如何?”
這便是大唐版的投名狀吧。
留下劄子后,他們日后若是反悔,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到時候李世民便沒了顧忌。
這就是李世民的手段啊,一切好似春風化雨一般。
“臣等遵旨。”
幾十個人齊刷刷的一同在寫劄子,這場面,也是格外壯觀。
可惜沒有手機,不能將這一幕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