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回村去幫忙,免得那傻大個又做不好。
唉,要操心的事情可真多。
想到這里,他便加快速度,打算在今天之內將這些蘑菇全部處理好。
他事情多,俸如昌的事情也不少。
這幾天村里人的情緒都有些低迷。
大家心里好似都攢著一股氣。
誰要是一點,立馬就炸了。
黃昏的時候,他剛收工回家,正好就遇到幾個村民在吵嘴。
本來對于村里的閑事他是不怎么上心的,但如今心境改變,就忍不住停下腳步看看情況。
聽了幾句,才知道是兩個大爺因為一窩雞蛋吵了起來。
一個住在村口的村民在村尾的草堆里發現了一窩雞蛋。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哪戶人家家里的母雞偷偷抱窩了。
蛋產在家里容易被主人拿走,所以母雞們為了繁衍子嗣,總能見縫插針的找到機會將蛋留在無人知曉的秘密基地。
這樣的事情很常見。
可問題是,村民拍了圖片發到群里后,卻有兩戶村尾的村民來認領這一窩雞蛋。
雞蛋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總數十幾個。
對于農家人來說,一個雞蛋都是珍貴的。
更何況是十幾個。
于是,兩戶人家的老漢就為了這一窩雞蛋的歸屬吵了起來。
兩人都住在村尾,還是緊挨著的鄰居,且家里都養了雞,又正好都有母雞疑似有抱窩的跡象。
平時院外發現雞蛋的時候,都是誰發現誰拿走,也不知道是誰家的雞偷偷下在外面的。
反正誰先看到就是誰的。
為此,兩家之間早就有了嫌隙。
都深深覺得對方拿走的那一個雞蛋一定是自家的雞下的。
一個雞蛋可以不計較。
但十個雞蛋呢?
二十個雞蛋呢?
家里的雞關得再好,也總會偷偷跑出去。
而且,雞關著就不愛下蛋了。
吃食方面也不好照顧。
將它們放出去散養,它們自己就能找吃的。
憑什么自家要把雞關起來,對方就把雞放出去?
這么一想,兩家的雞就都不關。
就都還是散養在外面。
反正要關也應該是對方關對方家的雞。
如此一來,雙方又還能從關雞這事想到建房子這事上。
都覺得建房子的時候,對方占了自家地皮。
自家的地被對方侵占了一部分,本來就狹窄,后院關雞的地方更是小得可憐。
所以,雞不能關!
雞不關,矛盾就一天天增長。
雖然沒有爆發,雙方看著也都在和睦相處,可心里早就罵了對方祖宗十八代。
甚至人前人后一副面孔,彼此都會在對方聽不到的角落里互相說著對方的壞話。
你說我尖酸刻薄,我說你寡廉鮮恥。
怨念早就發酵好了,只是差一個爆發的時機。
這一窩雞蛋就是這個時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