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輪著散養。”
“一家散養一天。”
“關雞的那一家在戶外發現了雞蛋不能撿。”
“沒關雞的那一家就勤快些去外頭找蛋,免得被蛇吃了,又懷疑到對方身上。”
“我這個建議,你們覺得怎樣?”
兩家人不說話。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還有些不甘。
俸如昌將兩家人的反應看在眼里,心中很是無奈。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因為窮!
要是家中富裕,日子好過,就不會有這么多雞毛蒜皮的事情。
都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日子好過了,人的心境也會跟著攀升,而不是垂落到泥土里盯著那些瑣事。
而他們又為什么窮呢?
是因為他們懶嗎?
不是。
是因為思想的封閉跟眼界的短淺讓他們沒有足夠多的能力去創造足夠多的財富。
要是真論起來,其實他們這些人最是勤勞能干。
但有些時候,有些時代,并不是勤勞能干就可以發家致富的。
就好比如今這個時代,農民的農作物價格低廉,種植一年的稻谷除去自家食用那部分后,也就能賣個一兩千元而已。
可一個人口的醫療保險就要花費掉四百元。
一家老中青就算只有六口人也要花費兩千四百元!
有些地區還搞什么關愛保險,而且強制購買,那就不僅僅是兩千四百元了。
少的三千,多的一大家子人如果有十個人口,關是醫療保險就得花去四千元。
老的已經一把年紀不能賺錢。
年幼的還在牙牙學語也不能賺錢。
青年二三十歲,勉強養活自己跟孩子。
而當了爺爺奶奶的五六十歲的老人不僅要操心孫子孫女,還得操心家中其他尚未完婚的子女。
甚至有些上頭還有年邁的父母需要照料。
生活那叫一個焦頭爛額,水生活熱。
唉~
難啊!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沒有幾個人能輕松的活著。
年輕人看似扔下兒女在城中瀟灑,其實也未必。
高額的房價物價教育成本都像是一座座大山壓得他們年紀輕輕就彎了背脊。
所以,為什么很多一把年紀的農村老婦老漢仍舊像不知疲倦的老牛一樣到處找零工賺錢?
為什么一顆雞蛋一把木柴也能讓他們針鋒相對?
是因為窮!
是因為壓力!
是因為他們也感受到了女兒的不容易。
那些讓人窒息的大山同樣包圍著他們。
可他們的時代已經悄然逝去,他們沒辦法像年輕人那樣輾轉在各個城市中找尋到賺錢的活計。
他們只能留守村子,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盯著自家會下蛋的老母雞。
一顆蛋,一把柴,不僅僅是蛋跟柴,更是他們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希望。
也是自己這糟心命運里殘存的能源。
他們能留給年輕人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