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漢憨憨一笑,笑得有些勉強:“那倒不是。”
“院子你想租就租。”
“只是,我想問一下,反正你也到這個地方來了,為什么不順便買些菌子回去?”
“我們這里的菌子真的很好,都是野生的,而且品種也多,價格也便宜。”
“你要是能把菌子運回你們當地去,價格可以成倍成倍的翻。”
看著徐老漢一臉殷切的模樣,李青峰忍不住好奇:
“叔,您有多少菌子啊?”
“是賣不掉還是怎么回事?”
徐老漢也不藏著心事,就把當地二道販子的奸詐一一說來。
“我們這里人口少,菌子多,所以山里人只要愿意進山找菌子,就都能找到很多菌子。”
李青峰聞言老臉又紅了。
他果然是個壞人!
別人賴以生存的菌子,居然被他剁碎了喂鴨。
徐老漢沒察覺到他的異樣,繼續說道:
“不過,菌子多了也不是好事。”
“什么東西都一樣,多了就不值錢。”
“再加上采菌子賣菌子的都是像我這樣的老家伙,我們腦子不活絡,嘴巴也沒別人會說。”
“往往都是那些二道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我們也不敢提出異議,更不敢得罪他們。”
“不然萬一他們一生氣,不收購我們的菌子,那我們的菌子就只能留著自己吃了。”
“自己吃那就沒有錢掙,賣給他們雖然是賤賣,但好歹能掙些錢養家糊口。”
“唉,我們也想過要把菌子賣去外地甚至賣出省去,可我們確實沒這個本事。”
“我們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莊稼漢,一輩子就只會跟土地山林打交道,連高鐵都不會坐。”
“有些人甚至連錢幣的真假都還分不清楚。”
“所以,我們只能做好我們會做的。”
“我們會種地,會采菌子。但就是沒有多余的能力將自家的菌子賣到外地去。”
“唉,這也不難怪那些二道販子欺壓價格了。”
“確實是我們不中用。”
李青峰明白。
雖說如今是互聯網時代了,而且小視頻正盛行。
很多人都靠著小視頻跟直播賺得缽滿盆滿。
但人們看到的只是走紅的那些頭部流量。
在這些頭部流量之下,還有皚皚白骨正在茍延殘喘。
就跟俸如昌一樣。
俸如昌好歹是個大學生呢,而且還種植了那么多的咖啡樹。
可他視頻的點贊量全部加起來都沒有江峰隨便一條回復評論的點贊高。
沒錯,是他在視頻下方回復網友們的點贊量,而非視頻的點贊量。
他隨便拍一條視頻都有幾百上千萬的點贊量,別說俸如昌追不上,很多小網紅也追不上。
很多人以為靠網絡就可以賺錢靠網絡就可以賣出產品什么的,其實對也不對。
能賺錢的人可以說只有萬分之一。
能靠網絡賣出產品的,同樣只有萬分之一。
只不過是因為華國人口基數大,再加上流量崛起的時候,總是有無數人見證,因此人們才會覺得網絡賺錢容易,成為網紅也容易。
可實際上,每一個行業都是這般的千難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