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還沾著葉子,像是剛剛從山上回來。
一見到小帥,他那黝黑的臉上便立馬躍上欣喜:
“小帥,你可真準時,說三點來就三點來!”
他也是看著時間下山的。
方才村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已經回到半路了。
小帥笑道:“廢話少說,你幫我秤這些魚吧。”
聽到小帥讓自己把秤,俸如昌很是意外:
“你就這么信得過我啊?”
小帥仍舊是笑:“對,我信得過你!”
就這么一句話,頓時讓俸如昌渾身都充滿了干勁。
把手套往旁邊一扔,就招呼眾人把水桶里的魚兒撈出來過秤。
三輪車的車廂上就有電子秤跟水桶籃子之類的東西。
俸如昌一一取來,然后跟村民們合力將現場所有鮮魚跟魚干都過了秤。
鮮魚十五元一斤。
魚干八十元一斤。
這個價格絕對是村民們遇到過的最高價。
因此一個個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其中賣魚得錢最多的人就是給俸如昌送魚的老漢。
他原先就曬了不少魚干,光是魚干就有十多斤,賣了一千多。
再加上今天撈的鮮魚也賣了兩百左右,滿打滿算,賺了大約一千五。
賣魚賺錢最少的,便是那個生了兩個女兒,其中小女兒有些先天不足的老婦人。
她家有政府的補貼,每個月能白得幾百元錢。
因此她丈夫很是瞧不上這種吃力的工作,就沒有參與進來。
她身材纖弱,力氣都沒有幾分。
因此撈到的魚兒也不多。
魚干沒有。
鮮魚倒是有五六斤,賺了七八十元。
李青峰一早就準備了散鈔。
所以俸如昌稱好魚后,會直接給村民們發鈔票。
老婦人拿到幾十塊錢現金的時候,愁苦臉上綻放的笑容竟然比那賺錢一千多元的人還要燦爛。
別人賺一千元不過是為自己的家庭錦上添花,而她賺的這七八十元,卻等同于雪中送炭。
她的生活,她小女兒的生活,或許都將要因為這七八十元而改變。
因為她相信,自己今天能抓住這個撈魚的機會賺七八十元,下次定然就可以抓住別的機會繼續賺錢。
只要能賺錢,生活就是有亮光的。
她的丈夫雖然好賭,但在經濟上跟她分得很清楚。
政府補貼的錢財歸他丈夫管。
而她平時賺來的錢則歸她自己管。
也是因為這樣,她從前才能靠著賣菌子接濟小女兒一家。
李青峰發現俸如昌在搞小動作。
俸如昌給其他人的魚兒過秤的時候十分鐵面無私。
但在給其中最為瘦弱的老婦人過秤時,卻有意將一些水也一起放到了秤盤上。
如此一來,老婦人的鮮魚就多賣了一些錢。
或許原本只能賣六七十的。
但被俸如昌這么一操作,至少多賣了幾元。
這幾元錢對于李青峰來說自然不是什么事,但他不想糊里糊涂的,打算待會兒等人都走了,就好好問一問俸如昌。
可還沒等他發問,微信就收到了俸如昌發來的紅包。
紅包金額正是老婦人賣魚所得的數目。
紅包我家喝魚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