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明白包淵的意思。
他是想在各個鄉鎮上成立一個關愛孩子的機構,專門為各個鎮子上那些沒有大人照顧的孩子提供生活技能的培養。
這些生活技能一般都是父母長輩教給孩子的。
但那些沒有父母長輩教導的孩子,就只能傻乎乎的接受生活的磋磨。
‘日常生活’這四個字看似很簡單,但有大人的引領跟沒有大人的引領完全不同。
當然,機構也不可能只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同時也會幫助孩子們遇到的其他難題。
特別是女孩子,不管是在有親人照顧或者是沒有親人照顧的情況下,她們會遇到傷害的比例都要遠大于男孩。
這并不是說男孩就很安全了。
如今這世道男孩子也危險。
總之,孩子們小的時候一旦沒有大人照顧,就很容易遭受各種各樣的損傷。
而且,這種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是會影響一輩子的。
雖說政府會對這些孩子提供經濟上的補助,可年幼的孩子們失去親人后,不僅保護不了自身,就連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也很難護住。
先前就有媒體報道過大伯一家撫養孤兒侄子,拿了侄子的補貼后卻將侄子趕去豬圈跟豬一起生活的事。
這樣的事情或許只是少數,但也能反映出孩童們的無助。
如果每個地區都有專門關愛孩子的機構,或者說,多一些干實事的機構,能協配政府一起關愛這些孩子,不是僅僅給孩子們提供經濟救助以及拍照留念,更是要在生活中像父母一樣給孩子們傳授生活經驗以及生活技能,那就不僅可以保障孩子們的基本生活,也可以保護他們的精神世界。
讓他們不管遇到任何問題都不必慌張,也讓他們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有依靠。
他們雖然失去了親人,但并沒有失去正常孩子該有的教養。
他們有教養的。
不僅有學校的知識教養,還有慈善機構提供的生活教養。
這些機構比起孤兒院更為靈活一些。
它們可以讓孩子不必忽然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地方去,同時又能給這些孩子們提供精準的幫助。
這樣的機構有點兒類似如今的扶貧辦。
但扶貧辦是為了讓貧困戶脫貧,是有指標的,一切只看數據,缺乏了人性的柔和。
而且扶貧這事水太深,往往是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幫助,不需要的人卻榜上有名。
但為孩子們創立的機構則是不同。
他們的機構會更加柔和,雖說規模肯定不大,跟一個尋常店鋪大概差不了多少,人員肯定也不會很多,但是,能投身到這項事業當中的,必定是心懷大愛之人。
而且這些人也肯定要優先從坤門選取。
坤門里的人都是李青峰的人,這些人不會做黑心事。
這么一想,李青峰頓時覺得這樣的機構必須盡快成立才行。
其他人也很是贊同,而且當場就約定好了到時候大家都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這么好的行善機會不能讓李青峰一個人全占了。
李青峰自然沒有意見,他道:“那最好不過了,到時候大家跟包老哥說。”
“這些事包老哥熟悉。”
包淵道:“咱們現在說是這么說,可這些事做起來并不容易。”
“需要不少時間去籌備。”
“到時候我估摸著也能退休了,我就全心全意去做這事。”
“我還有幾個老伙計也很樂意做這種事,到時候我們一群老頭就到各個鄉鎮去發揮余熱了。”
“你們年輕人就在城里好好打拼,多多賺錢,這樣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底氣。”
韋連云贊同:“我也有這個想法,到時候老包你先去探探路,我們隨后跟上。”
他們也都算是身居高位的人了。
等他們到了退休的年紀,自然是什么風風雨雨都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