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婁曉娥看何雨柱不說話,反問道。
“沒事,準備吃飯吧。”何雨柱不打算說,如果婁半城沒有直接說,他就當做不知道,省的自己自作多情。
何雨柱繼續在廚房里忙活,用燉著的雞湯住了碗清湯掛面。
這雞湯清如水,卻又不失雞肉和其他食材的味道,面條是何雨柱親手拉的,細如發一樣,煮的時候要很小心,不然就會斷了。
中午吃了這碗湯面開個胃,譚家菜要等到晚上的時候。
何雨柱把幾碗面從廚房端出來的時候,婁曉娥正在和婁半城氣呼呼,父女倆肯定是鬧矛盾。
在何雨柱把面端上桌的時候,婁家那一家三口都被這面給吸引。
婁譚氏出身譚家,家里都能有出名的菜,自然是從小見慣各種各樣好吃的。
“柱子這幾碗面是……”婁譚氏問道。
“那些菜要等到晚上才能吃,中午咱不能不吃吧,可要是中午吃太飽,就影響晚上了,所以,我就做了這幾碗面,咱們先吃著,算是墊肚子,用的是雞湯做的。”
“味道還是可以的,你們嘗嘗吧。”何雨柱說道。
婁譚氏拿著勺子嘗了下湯,只是吃了一口湯,婁譚氏就露出滿意笑容來,“好吃,咱們那鍋雞湯又有用處,那些干貨買的都很好,這面條幾乎是我見過最細的面。”
“你還能保證能煮出來,真是好,這樣的面就是十幾年的老師傅都未必能做出來。”
這只比發絲稍微大那么點的面條,用筷子吃的時候都不能用力,生怕就斷了,斷了就只能就著湯吃了。
“柱子,你這手藝還真是好,怪不得這些年娥子爸一直都惦記著。”婁譚氏笑道。
說這話的時候,婁譚氏也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何雨柱的祖父,父親都是在她娘家當過廚師,何大清又是她陪嫁廚子,跟著到婁家。
后來,何大清又是在婁家當廚師,又在大前門那邊賣包子。
婁半城吃這面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他見慣了那么多美食,也沒見過這么細的面條。
婁曉娥就是再小心,現在也已經兩次挑斷面條了。
婁譚氏看著這情況,笑道:“曉娥,都告訴你不要急,這種面條吃著可也是有講究,就是要細細挑起,慢慢挑,才能真正品嘗到美味。”
婁譚氏一邊說,一邊示范著如何小心挑起面條,把完整的細面就著湯吃起來。
面條完全浸入了雞湯的鮮香味道,加上每條的松軟開胃,婁譚氏吃的還很講究。
婁半城同樣也是如此講究的吃著,吃到了完整的細面。
婁曉娥看著父母都完整的吃出這份美味,著急,她那碗里的細面,全部都碎了,只能用勺子當湯面吃了,雖然煮面的雞湯很好吃。
可看著她父母吃的那樣子好像才是最好吃。
在吃過午飯以后,后廚灶上在燉著所有的菜品,不需要加水,已經有足夠的水,就是要把食材的精華給燉煮出來。
何雨柱隔著兩個小時看一次就好,婁半城趁著這會兒,請何雨柱到書房下棋。
進書房寒暄了幾句以后,婁半城也就不再彎彎繞繞,開口道:“柱子,你能看出來,我讓娥子老往廚房跑的意思嗎?”
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道:“婁先生,我想到了些,只是,我不敢自作多情,您還真是那個意思?現在婁小姐年紀才多大?有些著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