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陽沉穩地說道:“咱們先摸摸錢掌柜的底細,以防他與王八爺是一伙的。如果就這樣貿然找上去,可能會打草驚蛇。”
劉之野贊同道:“成,那咱們先派人去走訪調查一下這個錢掌柜。”
于是,他們派出了一些人去進行走訪調查,以確保他們對這個錢掌柜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這顯然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他們想要更準確地了解錢掌柜的真實身份和他的人際關系,判斷他與王八爺具體是什么交情。
他們在派人去調查的同時也沒有閑著。他們繼續在這附近轉悠,像守株待兔一樣,期望能找到王八爺,或者一些有關他的消息。
他們不僅積極地采取行動,還需耐心等待著,展現出極高的耐心和決心。
這一等就到了晚上,依然未見其他消息傳來。劉之野等人只得無奈地打道先行回府,結束了這一天的偵查工作。
回去后,各小組都匯報了各自的進展。結果發現,鄭朝陽和劉之野這一組的成果竟然是最顯著的。
其他小組雖然暫無任何進展,但他們并未因此而灰心。畢竟,這只是一個開始,他們已經做好了應對持久戰的準備。
…………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反復偵查了天橋一帶,但并未發現王八爺的身影,也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他的消息。
這段時間,王八爺顯然沒有再來過天橋。真是奇怪,他到底去了哪里呢?
另一邊,對錢掌柜進行摸底暗訪的人員向鄭朝陽匯報了他所掌握的信息。
錢掌柜今年五十多歲,是老京城人,家住珠市口校尉營胡同。他一家六口人,家中妻兒俱在,還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母。
他為人勤儉持家,樂善好施,工作也誠誠懇懇,在“鴻興餃子館”當了二十年掌柜的,深受東家器重。
偵查人員對他進行了幾天的跟蹤,這期間并未發現他出現任何異常行為。
錢掌柜的生活比較規律,按時上下班,路線一致。
隨后,偵查人員扮成電業局上門查線路,在他們家的大院里一番摸排,也未見到躲藏起來的王八爺。
鄭朝陽等人經過嚴謹分析,得出結論:錢掌柜的問題不大。他們決定直接找錢掌柜談話,開門見山的詢問有關王八爺的消息。
這一天,劉之野等一行人來到了“鴻興樓餃子館”。
“鴻興餃子館”,京城“八大樓”之一,是京城最早以賣餃子為主的飯館。
“鴻興餃子館”的原名叫“鴻興樓”,原址在宣武區菜市口,后來遷到天橋,座落在萬國軒劇場南邊路東。
這年月里,京城流傳著一句口頭禪:“要吃燒麥到都一處,要吃餃子到鴻興樓。”鴻興樓遷到天橋不久就顧客盈門,每天賣一百袋左右面粉的餃子,仍是供不應求。
有各種菜蔬的肉餡餃子,還有各種海鮮餡的餃子。熱氣騰騰的一盤水餃往桌上一放,香味撲鼻,咬一口出油,無比鮮美,真是“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
下午三點剛過,酒樓依舊冷清,沒有顧客的蹤影。只有幾個忙碌的“店小二”,正在清理衛生,擦拭桌子、掃地。當劉之野一行人出現時,他們顯得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