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家一塊……”
“哎,我家也難,就五毛吧……”
會議結束后,大家都紛紛表示支持,你一塊我五毛地,慷慨解囊,齊心協力地湊齊了賈東旭辦喪事的的費用。
秦淮茹在一旁頻頻鞠躬,表達對大家的感激之情。她誠懇地承諾:“謝謝各位街坊們的幫助,等報銷完畢后,我們家一定會如數奉還。”語氣堅定,態度誠懇。
有了錢,閆埠貴就安排人去購買香燭、紙錢、瓦盆、白布、鞭炮、長明燈、貢品等東西。
然后,他又打發許大茂到秦淮茹的娘家里去報喪。
接著,他便開始指揮搭建起了靈堂。
老京城的喪葬禮儀主要有這幾個流程,分別是:易簀、倒頭、接三、送庫、成主、發引。
易簀:就是將死者從原來的床上移至稱為“簀”的木板床上的儀式。
這個習俗源于古代,意在表示死者已經離開了人世,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
由于賈東旭是死在了外面,而且不成人形了,于是便直接將他給火化了,這一步也就省略了。
倒頭:指的是死者去世后,家屬立即進行的哀悼儀式,通常是跪拜和哭泣,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不舍。
接三:這是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三天舉行的一個儀式,家人和親友會聚集一起,進行祭奠和悼念活動。
接三時,喪家會在大門外放置一面大鼓,一對鑼架、一對號筒,叫做“門吹兒”。
人去世三天之后,無論貧富都有“接三”的禮儀。因為民間傳說,人死三天之后,靈魂要到陰曹地府去,或者得道升天,活著的人為求亡者能夠修成正果或者將來托生于好人家,就會在死后第三天為死者請來僧、道,誦經為亡者超度靈魂。死者的兒女晚輩要準備紙糊的車馬、銀箱送行。
門吹兒分別于早上和中午進行,早上也就是清早八、九點鐘就將東西擺好,按管吹打奏樂。中午就要等到十二點以后奏樂,以示吊唁。
京城在白事這方面講究也挺多的。比如拿靈棺從家里或抬到墳地去埋葬這一過程來說,中間也好多步驟,經過辭靈、出堂、起杠、摔盆、揚紙鈔、排出殯行列、下殯、葬后收尾等一整套儀程瑣禮,方為“入土為安”。
去參加葬禮或者吊唁的人要穿著嚴肅,不能隨便說話、不能中途退出等等。
還有在祭拜期間,即使是平輩們也得跪拜。聽說還有給賈東旭這死鬼跪拜,這可把劉之野給隔應的夠嗆。
好在廠里的領導們來參加吊唁,閆埠貴就提議新社會了,大家鞠個躬就行了。
這得到了劉之野、傻柱、許大茂、閆解生等人的大力支持,要是能免除跪拜,孫子才愿意給人下跪呢。
另外白事也要隨分子,跟喜事一樣,根據雙方的交情看著給,不過都是給的單數。
賈家的喪事辦了三天,終于送將賈東旭入土為安。葬禮結束后,參加葬禮的人還要回去參加答謝宴席。
今天宴席由傻柱親自掌勺,閆埠貴負責采購食材。他精打細算下,將大家集資來的錢勉強夠用。
等一切安排妥當,閆埠貴便松了口氣,吃完晚飯后便拿著賬本徑直來到了賈家。
他要與賈張氏和秦淮茹這娘倆對對賬,逐項核實這幾天的收支情況。
秦淮茹見到三大爺閆埠貴來訪,立即起身招呼道:“三大爺來了,請坐,我這就去給您倒杯熱水。”隨后,她轉身走進廚房,準備了一杯涼白開。
“賈嫂子,這是這幾天的賬本,你先過過目。”閆埠貴拿出賬本要遞給賈張氏看。
賈張氏靠著炕上的被坐著,面無表情地道:“老閆這幾天辛苦您了,我就不看了,也看不懂。”
秦淮茹見狀,她便接過賬本看了起來。
閆埠貴給她解釋了這些款項的收支,包括辦事花費的錢、院里鄰居們集資的錢以及隨份子的錢。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