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不猶豫地提出了出院的請求,希望能在家中靜養,享受那份久違的寧靜與自由。
出院那天,李明和小于兩人手捧一束康乃馨,簡潔而真誠地表達了全體同志對他康復的祝福。
在路上,李明眼眶微紅,向劉之野低聲道謝:“支隊長,您的救命之恩,我將永遠銘記于心。若非您出手相救,我恐怕……”
“我父親和母親原本也想親自前來向您表達感激之情,但我勸阻了他們。我了解您的為人,支隊長,您是不會在意這些繁文縟節的!”
“但是,我們老李家是知恩圖報的,今后你就看我的表現吧……”
劉之野拍拍他的肩膀道:“嚴重了,小李!莫說你是我的下屬,還是同志,就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我也不會撒手不管的。”
“這樣的話,今后就不要再提了。如果真的想要表達感激之情,那就感謝黨和國家的培養,努力工作,為祖國的繁榮和人民的福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明深深地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對劉之野的敬意,那份敬仰如江水般洶涌澎湃,連綿不絕。
…………
九月中旬,距離那場被稱為“63.8”的特大洪水退去已有一個月的時間。
北河省和京津地區,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后,如今已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災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街道重新恢復了秩序,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社會在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考驗后,終于步入了穩定期。
那段艱難的歲月里,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的抗洪搶險的戰斗,最多時出動近千萬多人,展開了保衛水庫和河道堤防安全、護城護村、保衛京津、保衛津浦鐵路和戰役。
人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極大的困境,最終戰勝了這場來自于大自然的災難。
這期間,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說:為了幫助工程隊搶修大壩,幾百名抗洪勇士跳入奔騰的河水中筑起了幾百米的人墻,一泡就是幾個小時。
滏陽河畔的王邦國,他為搶救人民財產,英勇犧牲于滏陽河中。
比如像劉之野這樣的軍人公安戰士們,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了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抗洪救災的英勇事跡告一段落后,9月20日,一場盛大的“63.8”特大抗洪總結大會在京城隆重舉行。
這場大會不僅是對過去一段時間抗洪斗爭的回顧與總結,更是對未來防汛抗洪工作的一次展望和部署。
在大會現場,氣氛莊重而肅穆。來自北河京津各地的抗洪英雄齊聚一堂,他們身著整潔的制服,胸前的勛章熠熠生輝,臉上寫滿了堅毅與自豪。
劉之野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在本次大會上,他憑借出色的表現和不凡的貢獻,榮獲了個人“一等功”的殊榮,同時他所在的集體也獲得了“二等功”的榮譽。
這是他自重生以來,憑借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首次贏得的“一等功”。
這份榮譽,不僅是對他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對他未來潛力的期許。
而“一等功”在和平年代,這是極其不容易獲得的。
曾經有一個說法就是:“三等功站著領,二等功躺著領,一等功家人領”,那么在現實中“一等功”是什么概念?獲得到底有多難?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三等功以下還有一個獎勵項目叫做嘉獎,但不會頒發軍功章,三等功獎章是能夠獲得軍功章的最低一級獎勵。
相對來說,嘉獎和三等功都是比較容易獲得的,只要在軍隊公安系統中表現優異,沒有任何違紀行為就能夠獲得,和我們在學校里獲得“三好學生”,獎學金之類的標準是相似的。
二等功就不一樣了,要求必須是在實際的實戰演習、作戰和任務的時候有特殊貢獻才能獲得。
這往往需要特別果敢無畏,甚至在面對犧牲時也臨危不懼才能獲得。
一般在部隊中獲得二等功已經是非常高的嘉獎了,在服役期間獲得二等功的軍人,還能載入地方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