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清潔能源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烹飪方式,還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
大伯母笑容滿面地遞給他一碗熱騰騰的肉湯,“來,快嘗嘗,看看味道如何?”
劉之野先是用湯勺,舀起一勺甲魚雞湯。這湯色清,不油膩渾濁。
因為是大伯母不斷地,撇走多余的雞油。他喝了一口后,感覺非常美味,“嗯,好喝,味道一點不膩,也不醒,就是鮮。”
“大伯母,您這手藝真是絕了,嘿!”
大伯母聽后,頓時喜上眉梢,熱情地招呼道:“這湯好喝,你就多喝點,鍋里還多著呢!”
劉之野咀嚼著鮮嫩的甲魚肉,眼神中流露出滿足。他向爺爺和大伯示意,嘴角上揚,“爺爺,大伯,來,嘗嘗這個,真的非常美味。”
這玩意兒真是好啊,甲魚雞湯是藥膳,它的功效具有滋陰補陽、滋補肝腎或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如果出現肝陽上亢、肝腎陰虛或真陽虧耗等一些骨蒸潮熱的癥狀,食用甲魚雞湯也能夠起到益氣養血、溫中補脾和補腎益精的作用。
而且甲魚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稱。
適量的食用還能夠提高機體地免疫力的作用。
劉家人都是懂些醫理的,他們在老爺子的熏陶下,一些中醫常識,基本上人人都會一些。
當然也知道,甲魚雞湯的好處,于是乎,酒足飯飽后又紛紛吃起了藥膳來。
吃完那碗甲魚雞湯,劉之野感到腰間暖流涌動,精神煥發,仿佛品嘗了人參果一般,充滿了力量。
夏國古代《日用本草》中就稱,“鱉可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由此可見,古人視甲魚為滋補佳品,并稱其為“水產之珍品,筵席之佳肴”。
甲魚俗稱鱉、團魚和王八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用途很廣的滋補品和中藥材。
其渾身是寶,鱉肉、鱉甲、鱉血、鱉頭、鱉內臟均有不同的藥食療效。
據對夏國古醫書不完全統計,甲魚的對癥治療病種達四十余項。
不過甲魚雖好,普通人是不知道它的好處。
這會兒人們普遍不愛吃甲魚,因為生活比較貧苦,沒有條件做甲魚吃,它比較醒。
另外,沒有鱗片的海鮮大部分人是不愛吃的,比如甲魚、黃鱔、小龍蝦這些東西,因為這會的人們能解決溫飽就不錯了,根本沒有多樣的烹飪技巧,不像后世地各種調料,將海鮮弄得很好吃。
說起后世火爆大江南北的小龍蝦,現在跟甲魚一樣幾乎是沒有人問津的。
原因,小龍蝦是吃腐質食物的,根本沒人想要去吃它。它三十年前就已經被引進華夏,如今已經泛濫開來。
而且根本不好吃,沒丁點肉,全是殼。后世的小龍蝦好吃火爆的原因,就是舍得用油,舍得各種料物才行。
這年月,平均每個農業人口食用油月為1.5兩,城鎮居民人均食用油月供應為3.6兩。
這點油夠干麻的?連基本的日常做菜都不夠,必須省著點用才行,更何況用來炸魚、炸蝦。
大伯父感慨道:“嘿!這么好的東西滿山溝里都是,可惜就是沒人吃,”
“不過真想吃,也真心吃不起,不說這根老山參,就是配料用的小母雞,誰家舍得燉了吃?”
“呵呵,還是咱們的生活好了,擱過去地主老財們也不敢過咱這樣的日子。”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