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她又對劉圓圓道:“還有幾個月就要中考了,我建議伱找你二叔公(劉竟齋),讓他給你輔導輔導文化課,今年就去報考這所學校吧!”
“放心,文化課有個大差不離就成,嬸子一定幫你進這所學校學習的。”
劉圓圓高興的直點頭,“謝謝!嬸子,您真好!”接著,又想起了什么,“謝謝!老叔,您也真好!”
劉之野與甘凝聞言一樂,“這孩子……哈哈哈……”
“叮鈴鈴……”這是幼兒園放學了。
本來在附近嘮嗑的老頭老太太見狀,“哄!”地一下就圍在了幼兒園的大門口,焦急地守望著自家的小孫子小孫女。
不一會兒,一群小朋友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有模有樣的排著隊伍從教室里走了出來。
“虎子!看這里……看這里……”
“玲玲,奶奶在這……”
“快走,家里燉了雞,回去晚了,你就吃不到嘍!”
“哇!有雞吃嘍……”
“小兔崽子,咋這么皮捏,好好的衣服,又讓你弄破了,說,你是不是又打架了……”
在這片喧囂中,劉之野并未感到混亂,反而內心異常平靜。這種接地氣的熱鬧,充滿了生活的活力,正是他所追求的。
小賢瞪大了眼睛,在這群老人中想找到自己的爺爺奶奶,可惜找了半天卻沒有發現他們,正有些失望的時候。
突然,小賢瞥見爸爸媽媽面帶微笑,向她招手。她驚喜地叫出聲:“爸爸,媽媽,是你們來接我了嗎?”心情瞬間愉悅起來,她毫不猶豫地撲進了劉之野的懷抱。
“開不開心?”劉之野“吧嗒”親了小丫頭一下。
“開心!小賢最開心了!爸爸你跟媽媽每天都來接我就好了!”小丫頭瞇著眼,使勁地摟著他的脖子,瞇著眼笑道。
甘凝假裝吃醋,“好啊,你個小東西,就想著抱爸爸,媽媽就不用抱了是吧?”
小丫頭可是人精,立馬“叛變革命”,投入甘凝的懷中,還討好似的親了親她。
就這樣,一家三口一路有說有笑地返回了老宅。
………………
家中此刻顯得格外冷清,只有大伯母和鄧茹這兩位妯娌在家中忙碌著。
“之野,今兒個中午咱吃包子啊!可能有些晚,你們要是餓了,就先墊吧墊吧。”
“這是你大伯母特意去給你摟的槐花,咱們包槐花包子吃!”
劉之野一聽眉開眼笑地道:“這玩意兒好,那我不吃別的了,就留著肚子吃這個。”他向來鐘愛野味,而槐花包子更是他前世記憶中難以忘懷的美味之一。
當然,這年月里吃什么槐花、野菜、地瓜葉、馬芷菜這等東西是因為沒東西吃,不得已而為之。
而且,吃這些東西,肚子里沒有油水的話,那就不是在享受,而是在遭罪了。
因此,槐花包子的美味離不開肉的點綴,少了它,滋味便會大打折扣。
劉家莊的日子逐漸紅火,隔三差五的,村民們便能享受一頓肉食。因此,像槐花這樣的尋常之物,也在近兩年內搖身一變,成了村民們眼中的珍品。
劉家莊的養豬場如今規模龐大,養殖了兩萬多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