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涼爽,月明亮,又是一年中秋賞月時。
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夏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舞火龍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感情增加交流的最好方式,是我們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按照老京城中秋節習俗,八月十三到十五,中秋要放三天假的。
在這幾天,京城里的“泥兔攤”是最忙碌的時候。
“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在中秋節前半個月,老京城胡同到處可見販賣“兔兒爺”的攤子,攤上架設數層樓梯式的木架子,每一層都放滿了各種彩繪式樣的“兔兒爺”,被京城人們稱為“兔兒爺山”,它已經成為京韻文化的元素之一。
“兔兒爺”也是老京城人的傳統拜月供品之一,華夏的月亮文化,最出名的要數嫦娥奔月了,常年陪伴嫦娥姐姐身旁是月兔,所以人們對兔子有深厚的感情。
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老京城人一般叫”兔爺兒“。
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后世的一些旅游景點還能看到一些”兔爺兒“樣式的玩具。
所以,這兩三天,京城地區的大街小巷里真是很熱鬧,大多都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們,成年人還需要工作的。
新華夏成立之后,隨著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各事業單位紛紛調整了自己的休假制度。
為了適應新的社會形勢和工作需要,各企事業單位決定將原本的休假時間縮短為一天。
這一改變雖然短暫,但卻象征著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也體現了人們對于工作的熱情和投入。
紅星廠保衛處,也不例外。
劉之野在保衛處完成了假期工作的部署后,立刻返回了京城治安總隊。
治安總隊最近的工作更加地重要,他現在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這里。
隨著紅星廠保衛處的穩定運行,孫立和葛叔平等人的勤勉盡責,劉之野逐漸將保衛處的部分管理權下放。
劉之野深知,保衛處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名同志的共同努力和盡責。
因此,劉之野選擇相信他培養出來的這些部下們,讓他們獨立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樣的轉變,不僅讓劉之野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其他重要事務,還能加速孫立、葛叔平等人的成長,最終獨擋一面。
劉之野正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他打算近期便辭掉紅星廠保衛處處長的職務,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安支隊的管理工作中。
這個決定并非一時沖動,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紅星廠的上升空間有限,他若想繼續進步,專職副廠長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然后,再一步步的在紅星廠發展,最后到冶金部里。然而,這是條從政的道路,卻并非他所擅長。他的才華與激情,似乎更偏向于軍警領域。
否則,他當初也不會毅然拒絕廠里的推薦,早已是手握實權的業務副廠長了。
還有一個原因,京城治安總隊的成立,不僅標志著京城治安力量的整合與加強,更使得這個強力部門逐漸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職能。
它與后世的武警部隊在性質上頗為相似,都扮演著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角色。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治安總隊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安寧,成為了市民們心中的堅強后盾。
京城治安總隊如今實行著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其武器裝備雖然未配備重型火力,但與其他陸軍步兵師相比,已然不相上下。
更令人矚目的是,他們的人員規模遠超一般部隊,幾乎相當于一個加強師的編制。
因此,對于這支武裝力量,上層也給予了極高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