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守衛在黨中央身邊,做黨和人民的盾牌利劍。三尺哨臺千斤重,首長的安危牢記心間……”
在京城衛戌區警衛二師的成立大會上,郭師長站在臺上,身后是一萬八千余名精神抖擻的官兵。
他們,身著威武的軍裝,整齊劃一,英姿勃發。他們的目光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使命的準備。
這支隊伍,無論是隊列的排列,還是士兵的體態,都展現出了他們的嚴謹和剛毅。
郭師長舉起右手,聲音洪亮地帶領全師宣誓,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與決心。
這一刻,他們不僅是守衛京城的勇士,更是捍衛國家尊嚴的鋼鐵長城。
京城衛戍區正式成立于1959年1月30日(其前身是京津衛戍區),當時軍委命令以總參警備部、京城軍區司令部衛戍勤務處和京城市兵役局為基礎,組建了“京城衛戍區”,隸屬原京城大軍區。
衛戍區號稱“御林軍”,它的職能作用好比是省軍區和陸軍集團軍的結合體,一方面京城衛戍區繼續保留衛戍部隊和其他兵種部隊,履行軍事警衛、防衛作戰的職能。
另一方面京城衛戍區還同時承擔著國防動員、后備力量建設、兵役征集、民兵隊伍管理建設、軍地協調聯系、打擊涉軍違法犯罪、保護國防戰備設施、維護首都軍容風紀等省軍區的職責。
“威武豪邁警衛兵,
警惕站哨弦緊繃。
眼觀六路察細微,
莊嚴神圣守太平。”
經過改編后,京城衛戍區的兩位主官現高配副大軍區級,行政級別是副兵團級(純屬杜撰,不要對號入座)。
衛戌區如今又下轄四個警衛師,警衛師為正軍級編制。
每師大約有一萬五至一萬八千余名官兵,師下轄六至八個團,為加強師編制。
警衛二師,麾下七個團,第四、五、六團如鐵壁銅墻,裝甲團、防空生化團、炮兵團、高射炮團,皆為精銳之師。兵力雄厚,火力無比兇猛,非尋常步兵師所能媲美。
京城四方的安全,由衛戌區的四大警衛師嚴密守護。他們分別駐守在不同方向,確保京城的安寧。
警衛一師矗立在北方,如鋼鐵長城抵御外敵;警衛二師駐守西方,如利劍出鞘,隨時準備出擊;警衛三師鎮守東方,如猛虎下山,氣勢如虹;而警衛四師則守衛南方,如銅墻鐵壁,堅不可摧。
他們共同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為京城的安寧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劉家莊,昔日的京城公安集訓中心,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警衛二師(511xx)部隊的師部,并兼任警衛四團的駐地。
這片土地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承載著沉重的歷史使命。
在這里,鐵血的男兒們肩負起保衛國家的重任,他們日夜巡邏,嚴陣以待,確保著這片土地的安全與穩定。
等郭師長講話完畢,謝政委又給全體官兵講了《關于警衛工作的性質任務,熟悉警衛工作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充分認識警衛工作的意義》。
“同志們,大家都是來之五湖四海,有的是公安軍改編的,有的是有著優良傳統的老部隊改編過來的的,還有地是軍校剛畢業的學員們……
從今天起,我們都是一個身份,那就是光榮的人民解放軍京城衛戌區的警衛師戰士……
那什么是警衛工作呢?警衛師與野戰師又有什么不同嗎?
……警衛工作基本形式是“內緊外松”。內緊是要求警衛工作有高度的警惕性、準確的情況、嚴密的措施、健全的制度。“外松”是對外形態表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