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艾小萌迅速進入狀態,一絲不茍地記錄著同學兼閨蜜劉之若的實驗數據,她的專注與細致盡顯無疑。
過了一會兒。
“好啦!好啦!之若,今天就到此為止吧,連續幾天的試驗,我身上都叟了。”
“不信,你聞聞……”
劉之若深感無奈,原想再接再厲,繼續攻克難關。然而,見閨蜜兼助手艾小萌雙眼疲憊,她心軟了,最終只得應允。
“好吧,今兒個就到此為止吧,為了獎勵你,我請你去吃好吃的怎么樣?”
“好呀,好呀,你這么說,我又覺得不累了……吼吼……”艾小萌是個地道的吃貨,她與劉之若之間深厚的情誼,與對美食的共同熱愛密不可分。
劉之若家境殷實,飲食無憂,隨心所欲。她容貌出眾,宛若仙子,性格豪爽,熱衷于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常慷慨宴請同學享受各種美食盛宴,因此身后總有一群忠實的追隨者。
劉之野對妹妹關懷備至,深信“窮養兒富養女”之道。因此,他時常背著父母,悄悄給予妹妹一筆可觀的零用錢,任其自由支配。
加上劉之若的兩位嫂子也時常地來看望她,每次都不會空著手,所以她的小金庫異常地豐厚。
劉之若,現已步入大三,就讀于京大的原子核物理專業。出人意料的是,這位溫婉可人的小美女,竟選擇了如此硬核的專業。
并且,她天賦異稟,大學三年級,便在導師饒毓泰的悉心指導下,獨立開展了一系列試驗。
京大物理系是當前該校最為強大的一個系,早在1952年秋,為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全國進行高等院校院系調整。
原京大大學、華清大學、燕京大學三校物理系的大部分和華清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并成京大大學物理系,設物理專業與氣象專業。
這是繼西南聯大后的又一次師資大聯合。有來自原來京大物理系的饒毓泰、趙廣增、胡寧、黃昆、虞福春,來自原華清物理系的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洪朝生,來自原燕大物理系褚圣麟。
院系調整后物理系學生數量大增,從培養少數學生發展到整批地培養物理人才。
為了盡快建立我國的核工業體系,國家在京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原子能人才培養基地——物理研究室。
先后從全國抽調胡濟民、虞福春、朱光亞、盧鶴紱、徐光憲等著名科學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師孫佶、張至善、陳佳洱、孫亦梁、吳季蘭、劉元方等來京大開展籌建工作,學生亦調自各大學。
技術物理系的建立、發展和演變都與夏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休戚相關,她為夏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十幾年中,京大物理類學科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科學人才和技術骨干,畢業學生中有90多人后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兩彈元勛中,有7名在京大學習和工作過。
劉之若在人才濟濟的京大物理系中嶄露頭角,若她持續努力下去,未來必將在夏國科學界贏得一席之地。
“少男慕艾”,劉之若,這位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的女孩,甫一踏入京城大學,便迅速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被好事的同學們譽為“校花”。
一時間,不少男生心動不已,紛紛躍躍欲試,意圖摘取這朵最為璀璨的校園之花。
黎勝利渾然不覺自家即將被“偷”,此刻正全神貫注于京城市委辦里,埋頭撰寫會議報告。
他大學畢業后,便踏入了京城市委辦公室的大門,兩年光陰轉瞬即逝,如今他已晉升為副科級辦事員,穩步前行在政治生涯的道路上。
“叮鈴鈴!叮鈴鈴!……”
桌上的電話驟然響起,新來的小胡,頗有眼力見,他眼疾手快,迅速接起了電話。
“喂!您好!這里是市委辦公秘書科,您找哪位啊?”
“哦……哦,好的,請您稍等……”
小胡捂著電話筒,小聲地對著伏案疾書的黎勝利道:“黎科!是您二嫂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