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也有一些地區將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說到此處,劉之野見小賢年幼難以理解,其余人則對科普內容興致缺缺,于是他便直截了當地切入主題。
“傳說啊,在北河滄州一帶,年年臘月,家家戶戶都從二十三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還要熬夜,叫做“守歲”。這個風俗,跟灶王奶奶有關……”
“人們一看灶王奶奶回來了,還帶回好多過年的好東西,就都點起香火、紙碼、鞭炮迎接灶王奶奶。這時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們為了紀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歷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覺,叫做“守歲”,這是為了等著迎接賢惠善良的灶王奶奶從天上回到人間來。”
小賢瞪大雙眼,全神貫注地聽完劉之野講述的故事,卻仍覺意猶未盡。她急切地請求:“爸爸,伱再講一個吧,我還沒聽夠呢!”
劉之野笑著道:“那好,爸爸就再講一個,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
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
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
…………
一家人講著故事,鄧茹妯娌兩人忙碌著將飯菜熱得恰到好處,香氣四溢。
與此同時,大伯也精心溫好了一壺美酒,準備與家人共度這溫馨時光。
今晚他們幾個爺們決定開懷暢飲,反正劉之野明日無需早起去值班,便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歡聚時光。
那幾位長輩面前,劉之野代表著那兩個因故未能歸來的弟弟,恭敬地鞠躬拜年。
他言辭懇切,祝福長輩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心,萬事如意。隨后,他舉杯高喊:“干!”聲音洪亮,充滿了對長輩的敬意與祝福。
老京城守歲都會到五更天。
因此,時間尚寬裕,他們爺幾個悠然自得地享用著食物,不時地交談幾句,氣氛輕松自在。
“之野,過去年,你是不是就要出去學習了?”大伯笑著道。
劉之野點點頭,回應道:“是啊,大伯,我要去學習一年半。”
“那小凝的工作調動你給辦好了嗎?”
甘凝在一旁道:“大伯,我辦好了,剛接到的調動通知,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他。”
“過去年,我就在劉家莊團委上班了,這樣擱家也近邊,省去了來回的奔波。”
鄧茹聽聞這喜訊,心中激動不已,她笑呵呵地道:“太好了,一家人能團聚在村里工作生活,真是幸福。”
“哎,就是之泰,如今人還在國外,也不知道他過的到底怎么樣?”
“這洋人包的餃子,也不知道是什么餡的,之泰,打小就嘴挑……”
“哈哈哈……”劉之若與幾位嫂子聽聞此言,頓時歡聲笑語一片。
她忍不住調侃起老娘:“媽,洋人可不過春節,更不會包餃子,您這玩笑開得真是有趣,哈哈哈……”笑聲中,家中氣氛更加融洽。
鄧茹一愣,不信地說道:“啥?這洋人不過春節,還不吃餃子,那活的有什么意思,一年到頭地也沒個盼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