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由一進院擴展為二進院時,通常是在東西廂房的南山墻之間加障墻,將院落劃分為內外兩重。障墻合攏處設二門以供出入,即垂花門。
此外,二進四合院在安裝垂花門的時候,還會沿著垂花門兩側設置抄手游廊,連接東西廂房,作為貫各房屋的另一條通道。
一般雨雪天氣可以從游廊這里行走,避免被淋濕。
而劉之野的這座二進四合院,更是格局宏大,空間開闊,利用率極高。
當初由“樣式雷”家族負責改建,建筑材料也是不計成本的采用一些名貴木料、石料。
建筑風格上它巧妙地融入了華夏傳統文化的精髓,讓人們在享受寬敞空間的同時,亦能領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此院落中,私密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仿佛一個世外桃源,讓人盡享安逸與寧靜,讓心靈得以慰藉。
劉之野與“破爛候”相交這么多年,對他的品性是相當地了解。
“破爛候”是個有底線,心地善良的人;是個不重外表,不為外物所動的人;是個有堅持,有分寸的人;也是個為了友情不計得失的人;是個無論何事,都能淡然面對的人。
這也是位有擔當,有才氣,有傲骨的京城老爺們。
“破爛侯”就是這樣一個人,熱愛、吝嗇、豁達、真誠,這就是他。對古玩熱愛。他認為這是一種文化,需要繼承、需要發揚光大。
對古玩吝嗇。一旦有人想打他古玩的主意,他瞬間變成了貔貅。
對劉之野真誠。他在劉之野面前是前輩,當他看到一個另一個熱愛古玩也吝嗇古玩的晚輩出現。
而且這個人還仁義、愛學習、真誠,他心中是激動的,是一種后繼有人的心情。所以他對待劉之野是真誠的。
因此,劉之野之所以敢于將個人的隱秘之事交付于“破爛候”之手,全然基于他對這位人物的深刻了解與無條件的信任。
在劉之野眼中,“破爛候”不僅是個值得信賴的伙伴,更是他心靈深處的一片凈土,讓他能夠安心托付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破爛候”是最豁達之人,一生對錢財不甚看重,卻唯獨愛古玩,一生鐘愛。
他是滿清王爺的外孫子,其祖上也傳下來不少好東西。
如果碰到一個敗家子,肯定要把這些敗光的,但是破爛侯此人是個真正愛好古玩之人,寧可撿破爛也沒有出賣這些寶貝,并在他的一生中還在不停地收集古玩。
正是因為這愛好,他才落魄至此,最后連自己祖傳的那處小院也賣了。
“破爛候”知道劉之野財大氣粗,如果幫他回收古董藝術品的時候,稍加手腳,所得之利,理應不菲,何至于淪落到變賣家產的地步。
只是他這人品行端正,不屑于去這樣做而已。
然而,“破爛候”未曾料到,那位慷慨解囊,以高價購其房產之人,實則乃是劉之野幕后所操控。
劉之野暗自盤算,決定暫不對“破爛候”透露真相,待時機水到渠成,再將那院落悄然歸還。
于他而言,區區一座院落,不過是其龐大資產中的滄海一粟,不足掛齒。此舉,既顯其沉穩內斂,亦是對友情的一種獨特考量。
況且,等改開后,這樣的四合院京城里有的是,只要有你有錢,“恭王府”都能買下來。
區區一座普通院子而已,劉之野覺得只要“破爛侯”高興就好,畢竟這是他的祖宅,也是他的念想。
“破爛候”對古董情有獨鐘,只要有這些寶貝在手,他便覺得居所無分貴賤,處處皆是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