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潑天的富貴!
不過,三大爺劉元海他卻有自知之明,沒有讓頭腦發熱,被一時燒壞了腦袋,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答應下來而已。
這劉家莊發展的這么多企業,讓劉之野最為關心就是中醫藥產業。
他是來自于后世,對后世生物醫藥領域的輝煌前景了如指掌。
在未來,全球各大集團與財團會如潮水般涌入這片充滿機遇的疆域,競相探索未知。
高科技企業亦不甘落后,紛紛調整航向,轉型投身于這一領域里,誓要在生物醫藥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和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為14012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6387億美元。
在2023年時中藥市場規模約占整體醫藥23.7%!中藥市場發展快速增長。
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全球醫藥市場的持續發展和擴張。
中醫藥在未來就是一塊大肥肉,誰越早踏入這一領域,誰就會取得先發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而劉家莊未來的最大的競爭對手還不是國內,而是來之于一海之隔的倭寇。
倭寇中醫藥的大力發展始于十年后的1976年,這一年,厚生省正式將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使得漢方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
這一政策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患者個人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
此外,倭寇還重視中醫教育,這些措施共同促進了中醫藥在日本的發展和應用。
在此之前,中醫藥在倭寇的使用主要限于皇家貴族,一般平民百姓無法接觸。
然而,隨著政策的改變,中醫藥開始在民間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應用。
“陽極必陰,陰極必陽,物極必反。”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倭寇在經歷了西醫高度發達之后,發現了西醫巨大的缺陷,進而重新重視過去拋棄的中醫,這使倭寇的中醫開始高速發展。
令人遺憾的是,在倭寇中醫發展之時,卻是夏國中醫走向衰敗之日,這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夏國改革開放后,有些人吸收大量西方思想,開始崇洋媚外,拋棄了中醫,而倭寇卻在此時卻重新認識到了中醫的重要性。
以至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