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野未曾料到,自己當初出于報恩之心,將李勝利引入公安支隊,竟會收獲如此意外的碩果。
然而,李勝利卻以他的實際行動,為劉之野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在李勝利身上,劉之野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那份堅韌與執著,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這小子,如今值得他盡心盡力地去培養,而且他們兩家的關系莫逆,天生就是一派的人。
李勝利與劉之野,兒時皆是出了名的頑皮小子,搗蛋闖禍,無所不為。
然而,自他們踏入軍營那一刻起,仿佛脫胎換骨,迅速在部隊中嶄露頭角。
或許,正是這份不羈與堅韌,讓他們天生適合軍旅生涯,能在鐵血與汗水中,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
時間退回今年初,春季征兵工作開始了。當兵其實一直是易援朝從小的夢想,他從小最崇拜的人就是劉之野。
聽到這個消息后,易援朝的心不由得砰砰直跳。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洗漱完畢,穿上最整潔的衣服,迫不及待地去大隊報名。
然而,民兵連長卻告訴易援朝,今年的征兵只面向本地青年,他們這些插隊知青并不符合條件。
這個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易援朝心中的熱情。易援朝失落地走在回住處的小路上,腳下的泥土地因為寒冷而結成了冰碴,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仿佛在訴說著他內心的失望。
幾天后的一個寒冷夜晚,易援朝和幾個同屋的青年正在堂屋里烤火。
火堆噼啪作響,映紅了他們的臉龐。突然,他們聽到鄰居家傳來嘈雜聲。
出于好奇,易援朝披上棉襖走出去,寒風撲面而來,讓人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易援朝看到,征兵干部正在動員一個本地青年參軍。
那個青年和家人依依惜別的場景,讓易援朝感到十分困惑。在易援朝看來,能夠參軍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為何他們表現得如此不舍?
青年的母親緊緊抓著兒子的手,臉上的皺紋中盛滿了不舍的淚水。父親站在一旁,雖然表情堅毅,但眼中的擔憂卻怎么也掩飾不住。
這個場景讓易援朝陷入了沉思。他開始理解,對于這些世代生活在山村的人們來說,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是多么艱難的決定。
而易援朝,一個已經離開家鄉的知青,反而對參軍充滿了向往。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