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莊的這一成就,無疑是這一轉變的生動注腳,激勵著無數夏國醫藥人繼續前行,在探索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
這年冬。
嚴冬的一個下午,天上一直飄著雪花,整個大地一片灰蒙蒙的,秦淮茹她們隊在路邊頂著風雪挖溝。
這條溝不深,但是很長,她們大隊的人挖一會歇一會,雖然天氣寒冷,但每個人的身上都冒著熱氣。
到了傍晚時分,秦淮茹她們正大干的時候,碰見了老羅。
他趕著馬車從支隊部拉面回來,看她們干得熱火朝天的樣子,淡淡地丟了句:“今兒晚上大隊部有電影。”
雖然好久沒有看電影了,但是聽他說是在大隊部放的,大伙兒都沒留意,甚至都沒放下手中的工具。
秦淮茹她們這支勞動隊駐地離大隊部足有十七里地,這個天氣風刮雪裹的,人要是走在路上,就跟案板上的魚肉沒什么分別,實在“飽”不起那種眼福。
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老羅再次提到了他在團部拉面的事情,無意中說起了那個電影的名字叫《大團圓》。
聽到這個名字,大家都放下了碗筷,有的人都蹦起來了,大家都埋怨老羅為什么不早點說放的什么電影。
老羅一臉無辜的樣子,在他眼里,這電影跟其他的也沒什么分別。
秦淮茹這些京城籍人員在這里勞動好多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服刑時舊的一些人員,也可以跟正常的生產隊人員一樣生活,只不過是在看管下。
一些人聽說放這部電影,大家的心思的都活泛了起來。
《大團圓》其實是一部二十前的老片,大家如此興奮的原因是,這部片子就是反應了京城東西城一些四合院里老百姓們日常生活的電影。
說白了,就是他們這些人因為回不了家而想家了,他們想老京城里的一磚一瓦,想那生活的四合院,想那熟悉的街道……
六載光陰匆匆過,秦淮茹的心,始終被對家的深切思念緊緊纏繞。
每一個晨曦與夜幕,她都沉浸在無盡的懊悔之中,淚水常常在夢中悄然滑落,醒來時,枕邊已是一片濕潤。
她常獨自立于那荒涼的山丘之巔,目光穿越千山萬水,向南方的京城深情凝望。
那里,有她魂牽夢繞的家,有她日夜期盼歸來的孩子們——棒梗、小當、槐花。
“快了!快了!”秦淮茹在心中默念,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對重逢的渴望,“孩子們,媽媽就快回來了,你們一定要好好等著媽媽……”她的聲音雖輕,卻飽含堅定與希望,在空曠的山谷間回蕩。
然而,秦淮茹未曾料到,她魂牽夢繞的子女們,即便她歸家,也可能見不到他們了。
自棒梗三年前踏上“上山下鄉”之路,時光荏苒,轉眼間,小當亦步其哥哥后塵,迎來屬于她的這段青春磨礪之旅。
小當是1月中旬在京城乘坐知青專列到s北插隊落戶的。
當時在銅川換乘汽車時,因為拿錯了行李,小當在銅川滯留了一天,第二天乘坐敞篷卡車一路北上,最終來到了延川縣的劉家圪塔大隊,他們十五名京城來的知青被分派劉家圪塔三隊,成了三隊的社員。
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自從走了他們這么多孩子后更顯得冷清了不小。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