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嘛,汽水必不可少。
對于這大院的孩子來說啊,貴的買不起,但是菜市場那種用大冰塊壓著的冰鎮汽水,那是真解暑。
估計您聽得最多的是北冰洋,或許您也喝過。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粉色的,酸酸甜甜,冰唰唰的,咕嘟咕嘟,幾口下肚,解了一天的乏。
還有那講究人家,夏天吃杏仁豆腐。得用上好的杏仁粉,熬成糊,冷卻了看著跟豆腐似的,再加上冰糖水,葡萄干,桂花。
因為還沒有冰箱,就得把冰糖放井水里鎮著。
夏天哪,甭管多熱,一進門,來上一份杏仁豆腐,別提多舒坦了。
老京城的夏天,雖然天氣炎熱,但是人們依舊自在,尤其是孩子,吃喝玩樂一樣不少。
后院里,聾老太太因年邁牙口不濟,對窩窩頭與饅頭難以下咽。
二大媽見狀,只得每餐都為她精心準備一碗軟爛的面條,以滿足她的飲食需求。
京城人還講究吃,夏天會吃這面條。
俗話說的好,冬至餃子夏至面,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麻醬面,炸醬面,刀削面,都是常吃的。
光吃不行,還得喝,綠豆湯,酸梅湯,酸棗湯。
尤其是這酸棗湯,特別解暑。京城的西山上,有片酸棗樹,到了夏天,就開始摘酸棗。
劉之野一家對面條也情有獨鐘,尤其偏愛鄧茹親手搟的面條,搭配上精心調制的鹵汁,更是美味非凡。
夏日炎炎,新上市的鮮嫩小韭菜成了餐桌上的亮點,搭配上兩顆小笨雞雞蛋,放一把從永定河中新鮮捕撈的蛤蜊肉,那滋味,鮮美至極,令人回味無窮!
吃面不吃蒜,味道小一半。
只見劉之野父子四人,一人捧著一個大海碗,一口蒜,一口面,“哧溜”聲此起彼伏,轉眼間一碗面已見底。
劉之野滿意地一抹嘴角,朝廚房喊道:“媽,再來一碗,不過癮!”
鄧茹聞言,佯裝嗔怒地瞥了他一眼,“這么晚還吃?小心積食,悠著點兒!”
那邊廂,劉文與劉武也“呼哧呼哧”地緊隨其后,吃得跟小豬崽似的歡暢,末了,兩人異口同聲地央求:“奶奶,我們也還要……”
鄧茹道:“沒了,你們爺仨都小吃點吧。特別是你,劉武,瞧瞧你那體型,再這么放縱下去,怕是要變成小豬崽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