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的干部只要是提拔調整職務,行政部門馬上就會給你調整住房,按照職務配備住房標準,非常迅速。
反過來,有的干部犯了錯誤,受了降級處分,住房也就相應地降格。
還有就是部隊調動工作頻繁,一個干部調出原單位,原則上家屬小孩一起隨父親搬家隨遷;但凡家屬小孩不走的話,部隊也會讓你搬出原住房,找一兩間一般干部住房安排,原住房要馬上配備給新提拔或新調任的干部居住。
這就是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在部隊里各項管理制度非常嚴格,不講情面,不搞特殊,不走后門,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劉之野當初因為身兼兩職,他是軍區以及劉家莊兩頭跑,加上家里的妻兒老少都不在身邊,索性就沒有搬進五號樓里住。
他大部分的時間是盡量回劉家莊的家里住,不過偶爾也回南鑼鼓巷里休息。
如今,為了幫助閆解成他只好搬進了軍區大院五號樓里。
另一重大轉折悄然降臨,劉之野的軍旅生涯再次迎來變動。
確切地說,劉之野再升一級。
于上個月的軍區擴大會議上,劉之野被任命為衛戌區副司令員兼任參謀長一職。
從此,劉之野在四十一歲這個年紀就正式成為了衛戌區的三號。
之前住自己家時他還不覺得有什么不同,但自從搬進了這里,劉之野才發現了他的生活有了根本上的變化。
他的配房是一棟二層紅磚小樓,綠樹掩映,鬧中取靜。這里的樓房都是一個風格,紅磚青石,木格窗,很是樸素。
一家一戶,而且還專門給他們家里配給了警衛員、炊事員、保姆等服務人員。
走進“小樓”,樓內格局緊湊,每戶上下層共計8間房,有警衛室、臥室、書房等,每間面積都不大,有的只有幾平米。
在一樓,有一個可以容納十幾人的會議室,可以作為特殊情況下開會所用。
家里的家具也是按照級別配給的,五十年代師級以上干部配沙發,六十年代配電視機,七十年代配給小臥車。
每個的節假日,部隊大院都要發油鹽醬醋,大米白面和肉什么的,因為部隊有的是農場、魚塘、豬場什么的。
軍區大院的孩子們生活得很愜意。
衛戌區軍區大院的院子很大,這里的孩子很多,小孩子玩的設施也多,像大院外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足球場、籃球場、游泳館、大禮堂在那里應有盡有。
劉淑賢、劉文、劉武這三姐弟也喜歡這里,雖然不如劉家莊好玩的多,但是新朋友也多。
劉之野的配車也換了,從“京城吉普212”,換成了“伏爾加”,雖然相對這轎車,他還是喜歡吉普車多一點。
但是,他們這個干部的配車也是有嚴格規定的。
這年月最高是“吉斯”,兵團級的是“吉姆”,軍級的是“華沙”“勝利”“伏爾加”。
從師級單位開始只有棚帆布的吉普車,s制“嘎斯69”、“京城吉普”和繳獲的m國車。
后來國產車對應的是“一面紅旗”“三面紅旗”“五面紅旗”“滬海”,所謂“面”是指車兩側前輪膀上不同面紅旗組成的標志裝飾徽。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