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安營扎寨后,最要緊的任務就是搶救生命。
通信營在搞好部隊通信聯絡的同時,各司其職、奮力救災。
無線連的報務員比較文弱,負責收養了40多名孤兒;有線連的戰士比較壯實,奮戰在一線尋找生命。
大家不顧旅途的疲勞,也不顧搬卸車上的行裝,米水未進,紛紛向坍塌的樓房跑去。
戰士們站在殘垣斷壁處往里觀望時,發現樓板下隱隱約約有一只手在晃動,正當大家想辦法營救時,忽然聽到有人喊:“不好,快跑!”一陣強烈的余震,把沉重的樓板砸了下來……
…………
易援朝所部發現了一處廢棄的軍用機場,他立即上報給臨時救援指揮部。
已經抵達救援現場的副總指揮劉之野立即下令修復跑道,準備派出偵察機探查全喬頭地區的情況。
飛機偵查的情況有些不容樂觀.
時間不等人,劉之野立即下令立即投入救援任務,戰士們拿起鐵鍬和繩索,向喬頭所有地區進發。
在廢墟中,他們聽到了微弱的呼救聲,看到了渺茫的生命跡象。一個個被困者被救出,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在這場救援行動中,警衛二師工兵團的所有指戰員們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
他們巧妙地運用手中有限的資源,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和敏銳的判斷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
在這艱難的過程中,每一位戰士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同志們!我們是人民子弟兵,祖國需要我們,災區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到了!”
“你們累不累?”
“不累!不累!不累……”戰士們的怒吼聲響切云霄。
“你們苦不苦?”
“不苦!不苦!不苦!”
“為了災區人們,沖啊!”
他們在劉之野的鼓舞下,士兵們勇敢地直面內心的恐懼和眼前的困境,發揮出了超乎想象的潛力。
劉之野作為最早到達災區救援隊伍的副總指揮,不僅需要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做出迅速而準確的決策,還要時刻關注隊指戰員們的心理狀態。
他以身作則,沖鋒在前,用自己的行動激勵著每一位戰士們。
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隊伍在最艱難的時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戰斗力和團結精神。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一聲震耳欲聾的呼喊聲響徹天際。
只見一個被困多日的孩子,在廢墟中艱難地掙扎著,呼喚著救援。
易援朝和他的戰友們立即沖了上去,拼盡全力將孩子救了出來。
當他們看到孩子眼中閃爍著的希望之光時,內心頓時充滿了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就在他們即將抵達目的地時,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在耳邊炸響。
一棟傾斜的樓房正在向他們倒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就在這時,易援朝一個箭步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傾斜的樓房。
他的戰友們立即上前支援,終于在最后一刻將樓房推開。
易援朝倒在了地上,他渾身都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