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見狀,“嘿嘿”一笑,也不多做解釋,轉身便溜之大吉,留下一群大媽在原地繼續她們的洗衣時光,偶爾還能聽到幾聲因傻柱的惡作劇而引發的笑聲。
傻柱踏進家門,輕輕地將手中的鳥籠放置在桌上,隨后身子一歪,便徑直倒向了床鋪,一股慵懶之意瞬間彌漫開來。
媳婦王秋菊身為公安人員,即便是禮拜天也忙得不可開交,絲毫不得空閑。
而他的兒子何秋,同樣是個不著家的主兒,想必此刻正和槐花、許小年他們一同外出瘋玩呢。
這年頭就這樣,白天大人上班,孩子上學,街上安安靜靜。
孩子們只要一放學,或者禮拜天,就挨個胡同亂竄,到飯點了都不一定回家,也沒有人管他們。
白天玩,晚上也玩,到了晚上,出門點個蠟,用紙罩住,男孩調皮,一搖一晃,紙就著了,點火玩兒。
四九城過去講究“南寒北貧,東富西貴”,南鑼鼓巷曾經住的都是達官貴人,胡同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沒有邪的歪的。
傻柱小的時候,所有的四合院都是規規矩矩、方方正正,小孩兒玩兒捉迷藏都沒地方躲,有的只能爬到屋里大衣柜頂上。
那像現在,只要家里的小孩子出了門,您想把他們找回來就得廢老鼻子勁兒了。
況且,傻柱也不想去找何秋,現在特別煩他。
這小子現在皮的很,比傻柱小的時候還能惹禍。
而且,傻柱對何秋在外的安全并不擔憂。
因為這小子打小便隨他娘習武,身手敏捷,尋常人等根本無法近身。
某日,槐花在學校遭受了幾個同學的欺凌。
她委屈地哭著去找何秋,何秋一看這情形,頓時火冒三丈,拉著槐花便去找那幫欺負人的小子“算賬”!
只見何秋一人追著五六個男孩子打,一直追到了他們的家門口。
打那以后,何秋在南鑼鼓巷這片孩子堆里名聲大噪,大有“平生不識陳近南,便逞英雄也枉然”的感覺!
成為“大哥”的何秋仿佛開啟了人生密碼,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不僅是院里的許小年、槐花等孩子跟他一起玩,就是院外的一些孩子們也對他馬首是瞻。
何秋只要一放學,指定是不著家。
如此一來,家中便只剩下了傻柱一人,望著空蕩蕩的房間,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孤寂感,覺得生活似乎少了些滋味。
就在這時,家中的正房門伴隨著“吱呀”一聲,緩緩地被推開了。
賈張氏那張堆滿笑意的臉龐出現在了門口,她觍著臉,似乎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緩緩走了進來。
傻柱一聽這聲音,立刻從床上彈了起來,一臉疑惑地看著賈張氏,“喲,賈大媽,您是有什么事兒嗎?”
賈張氏一聽這話,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她囁嚅著,“啊……柱子啊,大媽其實是有件事想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