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急忙跑到兒子的房間,用力搖醒了正在熟睡的兒子。
母子倆跑到紅星廠保衛處求助,在值班保衛員的幫助下,很快要到了一輛汽車,將孫朝奉送往廠醫院。
但是,孫朝奉的傷勢太重,廠醫院的醫生經過全力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人死了,這是出了命案啊!
因為,命案發生在家屬區,廠保衛處趕緊聯系了市局治安處請求協同調查。
這年頭,命案可是大案要案,市局治安處處長葛叔平非常重視。
這個任務最終落在了分局刑偵大隊長李愛國的身上,他親自帶隊前去命案現場勘察。
孫朝奉的家位于在紅星廠家屬宿舍東排,在他家附近,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胡同。
在小胡同南口往北七、八米的地面上,有一攤血跡,面積大約有45x20厘米。血跡周圍,往南延伸著2米左右的滴濺血跡。
離這攤血跡大約20米遠的地方,原本應該有兩根園林局存放的楊木。
楊木直徑30多厘米,大約有5米長。李愛國偵查發現其中一根已經丟失,另一根也被扔出了6米遠,顯然是被人為地移動過。
經過細致的調查訪問,李愛國了解到,死者孫朝奉,62歲,紅星廠退休工人,同時也是街道的安全檢查員。
他為人作風正派,工作積極,深受群眾愛戴。
據居委會人員回憶,當第一根楊木丟失時,孫朝奉曾向他表示,一定會將剩下的兩根木頭看好,哪怕豁出老命也要看住。
經過現場勘查和調查訪問偵查人員分析,孫朝奉很可能是在夜間發現有人偷木頭,上前制止時,遭到了犯罪分子的暴力襲擊,最終不幸身亡。
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分析,被竊的楊木長達5米,重達600多斤,作案人至少應在3人以上,而且很可能使用手推車或平板三輪等運輸工具。
從作案手段的兇狠程度來看,犯罪分子很可能是30歲以下的青年,平時素有lm、偷竊行為。
這伙人對現場情況非常熟悉,選擇在深夜來這里偷木頭,說明他們很可能就住在附近,至少與某個現場周圍的住戶有關聯。
為了尋得關鍵的線索,李愛國決定首先從那批被盜的楊木著手調查。
然而,京城之大,人口眾多,要想在這茫茫人海中尋得一根特定的木頭,無異于海底撈針,難度極大。
面對這一困境,李愛國果斷將所遇到的難題上報給了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對此也感到頗為棘手,一時之間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
就在這時,治安處處長葛叔平提出了一個建議:“要不我們嘗試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一起參與到尋找楊木的行動中來?
想當年,咱們在解放戰爭中,不正是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嗎……”
市局領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即采納了葛叔平的意見。
果然,還是人多力量大。
不久之后,就有人民群眾前來報告,說在朝陽區某村一家社員的墻外,發現了那根被盜的楊木。
李愛國立即帶領偵查員趕到現場,只見這根楊木長5米,直徑約27厘米,重約600多斤。
它被東西橫放在院墻外,為了防止滾動,下邊還墊了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