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伙兒對摩托車并不陌生,畢竟院里有些在公家上班的人,時常騎著單位配的摩托車回來炫耀。
但那畢竟是公家的財產,與私人擁有完全是兩碼事。
私人買摩托車?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大幾千塊錢啊,都快趕上半座小院的價格了!
許大茂買的這輛“長城cc50”與后世不少摩托車使用的多缸水冷發動機、led大燈、電子儀表盤、一體壓鑄輪轂、單減震、空氣動力學擾流件等現代化配置不同的是,“長城cc50”采用了單缸風冷發動機、經典油箱、圓形大燈、雙筒儀表盤、輻條輪轂、雙搖臂后懸架、發動機裸露等造型,自它誕生以來,就開始風靡整個京城的富人圈。
摩托車,可是如今財力的象征,在這個人均月收入只有一兩百的年代,買上一輛價格上萬的摩托車,跟后世買一臺保時捷無異,等同于后期的“億萬富翁”。
這年頭,只要有人得到一臺摩托車,首要之事就是到維修店去改排氣管,好讓摩托車能一路“轟轟轟……”地怒吼著,叫囂自己的不凡。
“長城cc50”的出廠標價為2500元,然而卻陷入了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
由于該車型的產量極為有限,實際上,即便是這樣的價格,也往往難以入手。
就拿許大茂來說,若不是通過劉之野這條渠道進行購買,他想要得到這輛車,就不得不面對加價購買的無奈現實。
這就離了大譜了,許大茂花將近兩三千塊錢買輛摩托車,引起的轟動,比誰家買套房子還驚人。
這年頭的錢還是很值錢的。
后世的馬未都說過:“1990年,我開海馬歌舞廳,賠了43萬!那時候京城一套四合院才1萬塊錢,如果我當時用這些錢全部買京城的四合院,到今天我一定是京城首富。”
誰也沒長前后眼,誰也無法預測未來!
后來,倒騰古董,手握幾十萬巨資的馬爺,都沒看出來京城四合院現在會如此值錢,更何況,這時候剛剛能解決溫飽問題的普通老百姓呢?
當然了,馬未都說90年一套城京四合院一萬塊錢,肯定有一些夸大其詞!
但是如今的70年代末京城,面積小一點的四合院六七千塊錢一套。
七八十年代,萬元戶比億萬富翁都稀有,很多人即便是想買房也沒有錢啊!
不是不買,而是真的買不起!根據相關部門統計,1978年的全國人均年工資收入是580元,平攤到每月應該是48.3元。
千萬不要被這些平均值所迷惑,因為這年頭,80%的工人每月工資都在20~40元之間!
別說七八十年代了,就是到了90年代,如果你有一萬元,那就算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知名度不亞于現在的娛樂明星!
現如今,國家正在搞住房改革。
商品房,方興未艾。
京城里的四合院大點的一萬多塊錢一套,小點的才幾千塊錢。
但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個價格也是天價。
以高收入的傻柱家為例,他們家不吃不喝也要攢5年,才能買得起,真的太難了,也根本沒想過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