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突擊戰,讓葛小虎的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但他們的任務卻已圓滿達成。
盡管如此,葛小虎依然堅決地拒絕退到后方休養。
這或許是源自他們老葛家骨子里那股特有的倔強與堅韌,也可能是身為燕趙兒女所天生具備的血性與不屈。
正是這樣的性格,讓葛小虎在戰役打響的那一刻,毫不猶豫地沖在最前方,沖鋒陷陣,面對槍林彈雨也毫不畏懼。
也正是有了成千上萬如葛小虎這般,將生死置之度外,把保家衛國視為至高信仰的勇士們,我們才能夠在這場對“白眼狼”的反擊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梁山烈士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遺體出現在葛小虎、鐘興國和他們的戰友面前時,戰爭的殘酷和慘烈深深地震撼著他們的心靈。
猛虎突擊大隊—大隊長李延安沉痛地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化悲痛為力量。”
經常深入敵后虎口拔牙的特種兵,面臨著比一般兵種更加殘酷的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
戰場的殘酷,加上特種部隊作戰的特殊性,也時常考驗著特種部兵們的體力和意志。
為使部隊保持戰斗力,負責前線輪戰的劉之野參謀長,下令京城衛戌區猛虎突擊隊采取了半年在邊防前線戰斗,半年回后方進行休整訓練的策略。
就這樣,在休整和戰斗當中,葛小虎、鐘興國等人逐漸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種兵。
這一年,在家門口的陣地爭奪戰當中,“白眼狼”又頻繁失利,但仰仗著s老大的支持,依然氣勢洶洶,頻繁挑起事端。
為了捍衛,zjw在m山和l山的作戰計劃在這一年開始逐步實施。
代號為“305”的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正緊鑼密鼓地進入最后的倒計時階段,整個戰場氛圍愈發緊張而熾烈。
猛虎突擊隊的一個分隊與133師偵察連的協同作戰行動日益頻繁,如同兩把鋒利的尖刀,在敵后不斷穿梭,尋找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在前線指揮機關的劉之野參謀長,他對猛虎突擊隊寄予厚望。
多次下達命令,要求他們緊密配合前線各部的偵查兵,共同開展捕俘作戰,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
在這關鍵時刻,鐘興國憑借其出色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膽識,多次被選調到捕俘組,擔任尖兵角色,沖鋒在前,無畏無懼。
每一次出境捕俘的任務,對鐘興國來說都是一次身心的極限挑戰。
但正是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祖國”二字的沉甸甸的分量。
每一次深入敵后,每一次與敵人斗智斗勇,都讓他更加堅定了保衛祖國、守護和平的信念。
在這片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鐘興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戰士的忠誠與擔當。
4月的一個雨夜,鐘興國所在的捕俘組摸黑向邊境地區行動。
山路難走,加上要注意地雷和越南特工人員的偷襲,他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
雖說“白眼狼”地區接近于熱帶氣候,但是二月份的邊境陰雨綿綿,氣溫較低。
鐘興國的迷彩服下面套著一件毛衣,大雨已經讓他的全身上下全部濕透,寒風已經讓他瑟瑟發抖。
在途中休整的時候,鐘興國不得不和戰友李二虎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堅強的意志,讓捕俘組成員最終戰勝了困難,順利回到……
4月25日,“305”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進入了最后準備階段。
特種大隊指戰員們早已做好一切準備,只差一聲令下,就向靠m山主峰823高地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