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花兒心中開放,
愛情的歌兒隨風飄蕩
我們的心兒飛向遠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親愛的人啊攜手前進攜手前進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陽光……”
在紅字招牌的劉家莊各大工廠門口,金色的陽光穿過紛披的樹葉灑下,人們穿著藍灰色的工裝服,或騎或推著自家產的自行車。
女孩子們大多扎著兩股麻花辮,也有的梳著短發,有說有笑,成為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中亮麗的風景。
比起當年的草臺班子,彼時的劉家莊各大工廠廠區,大多擁有集體宿舍、運動場、禮堂、商店、澡堂、學校等等。
這里儼然是一個可以自行運轉的小社會。
這樣的“社會濃縮器”,凝練著年輕一輩的人青春回憶。
在劉家莊的工廠里,除了工作的車間與生活的宿舍所提供的基本保障,食堂、醫院、學校、商店、理發店、運動場、電影院、俱樂部,以及在這些場地定期舉辦的球類比賽、文藝匯演、電影放映則豐富著人們更多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也強化了熟人之間的交流與往來。
小當也是住單位的集體宿舍。
這工廠的集體宿舍不像學校里的集體宿舍,男女分開,住獨身的學生也多。
企業的集體宿舍沒有那么多人,男女之間可以互相串門,雖然有一個宿管大爺,他啥事都不管。
女宿舍里有一個大姐,人們都叫她大白。大高個,身材勻稱,長得非常漂亮。她已經快30了,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離婚了,所以住在獨身宿舍里。
大白性格開朗,幽默,她經常來男宿舍,和我小當她們聊天。告訴她們一些劉家莊里的奇聞異事,和歷史。
后來聽別的同事說大白是一個苦命人。上中學的時候就成了孤兒,她是老大領著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生活。
大白的父母是某國營廠的老人,據說當年公私合營的時候,還有他們家的股份。
后來他們家主動放棄了股份。
大白的父母死后,市里的工會每月給他們姐弟三人發放救濟金。
等大白初中畢業,工會出面找學校商談,她沒有下鄉,直接來自行車到廠里上班了。
弟弟妹妹下鄉后,大白結婚了。
大白生了兩個女兒。老二還在哺乳期時,他的丈夫告訴她一件事。
他丈夫說,他酒后失德和另一個女人發生了關系,結果對方懷孕了,女方要告他。
如果對方告他生活作風有問題,工作有可能不保了。
她丈夫跪在大白面前,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求大白離婚。
丈夫保證,這是假離婚。
等對方生下孩子,就和女方離婚,然后和大白復婚。
大白的公公婆婆也求大白行行好,過兩年一定讓她回家。
大白心軟了,答應了丈夫和公婆的請求。
大白想著這是假離婚,于是她凈身出戶,什么都沒要。
因為大白的二女兒正在哺乳期,所以歸她。
但是大白沒有房子,只能住獨身宿舍,所以二女兒只能留在婆家。
大白的丈夫和婆婆都說,這是暫時的,過兩年就把狐貍精甩了。
也就這樣,稀里糊涂的大白和丈夫辦了離婚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