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對“白眼狼”反擊戰和輪戰期間,夏軍噴火分隊共消滅敵軍暗堡、洞穴、隱蔽工事等各種火力點1000多個,給敵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和心理上極大的震懾。
隨著這些新式武器的投入使用,夏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敵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在夏軍源源不斷的輪換部隊和先進武器的打擊下,漸漸開始力不從心。
這些新武器不僅讓夏軍戰士們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它們的實戰表現為日后的改進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
可以說,兩山輪戰就是這些新武器的“成人禮”。
除了這些,劉之野給前線部隊帶來更多的改變。
劉之野的前世,夏軍參戰官兵全部穿65式軍裝,大部分沒戴鋼盔,后期緊急配發80式鋼盔。
并不是夏軍沒有鋼盔,戰爭年代繳獲得倭寇鋼盔都是好好保存在庫房里面的。
只是老軍人們覺得沒戴鋼盔也打敗了倭寇、果軍、m國鬼子。
這頭盔戴上去又沉,加上這年代宣揚要不怕死,要有敢于犧牲的精神,所以在劉之野的前世戰前沒有下發頭盔。
而在現代戰場上,炮火導致的傷亡是遠遠超過槍彈傷亡的。
結果在彈片橫飛的“白眼狼”戰場上,導致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大量顱腦傷亡。
這一世,劉之野本知道錯誤的情況下,當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戰前,劉之野已經要求給前線官兵一律配發鋼盔。
不過除了偵察兵執行任務時一般不戴鋼盔,不剃光頭。
這是為了化裝偵察的需要,因為偵察兵有時會假扮成邊民甚至敵軍。
去年時戰士所用的子彈袋是56式胸掛,加上挎包、水壺、手榴彈等掛具,以“左生活,右戰斗”的順序用一條條帶子“綁”起來。
而兩山輪戰時,各參戰部隊自行設計了很多種作戰背心,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手榴彈的攜帶量。
還有夏軍m79榴彈槍。
這槍最初是敵軍從m軍手上繳獲的,夏軍又從敵軍手上繳獲,最后用來打敵軍。
除了上述這些改變,戰士們的軍裝也從草綠改為斑駁迷彩服。
在去年剛參戰時那會兒,全軍上下還都穿65式軍裝。
但到了兩山輪戰的時候已經全軍下發了81式大五葉雙面迷彩服。
由于l山地區潮濕悶熱,駐守一線“貓耳洞”的戰士們更多的只穿一條褲衩,什么都不穿的也有。
后來流行的“作戰裙”就是在腰間搭塊布片,既通風又遮羞。
當然偵察兵自然不能穿著褲衩去越境偵察。
所以偵察兵要么穿迷彩服,要么穿邊民衣服,偶爾穿敵軍軍服。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