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破爛候”見馬偉都確實是一個可造之材,就把他收為關門弟子。
馬偉都自打成了“破爛候”的關門弟子,也跟閆解成等師兄弟有了交情。
他經常頓守在國營文物收購點,每天早晨門沒開,就有許多農民推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老瓷器在那等著,排隊的人足有500米長。
有些人家中“不值錢”的老玩藝兒賣掉、甚至扔掉的時候,小馬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這時普通人覺得收藏瓷器、字畫基本屬于封建遺老遺少的玩物喪志,而馬偉都卻悄悄開始了他收藏老玩藝兒的生涯。
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窯碗要10塊錢。
馬偉都每天上班前總要先去那兒轉一轉,見著什么喜愛的,就省包煙錢買下來。
隨著他的收藏越來越豐富,但是這錢包是越來越癟。
搞收藏古董得有錢,馬偉都單靠自己的那點工資,和家里給的補助,那是杯水車薪。
這時候正好碰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期,閑暇之余的馬偉都就和發小們們去做了藥材生意。
藥材生意當然是他師傅“破爛候”給介紹的關系。
馬偉都他們合伙從劉家莊倒騰中藥材。
通過一頓操作,每個人都賺了七八萬,這才為馬偉都的收藏愛好奠定了經濟基礎。
馬偉都不僅自己收藏,還幫著師傅“破爛候”收,做個“中間商”賺差價。
一開始,“破爛候”給他加價,馬偉都還拒絕的,等他弄明白了師傅也是替別人收東西的時候,才心安理得起來。
有了經濟基礎,馬偉都玩古董才有底氣,再加上名師教導,自身精準的眼力,很快讓他在古玩這行當過了個“撿漏王”的美號。
有了錢,馬偉都做事還非常“豪橫”。
馬偉都富貴了也沒忘了他的那些小兄弟們,就經常帶著王嗍、海宴等人一起下館子。
這一天,他們一行人到了“東來順”去吃涮羊肉。
一進門馬偉都先喊服務員來20斤羊肉,把服務員都聽楞了。
這服務員以為他在開玩笑,不說他們幾個吃不吃得完,這二十斤羊肉價格可不便宜。
別說這是80年代初,就是后世的人出去吃火鍋,一頓飯整20斤羊肉也是少有。
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土豪人設啊。
馬偉都他們作為京城人最喜歡在冬天吃涮羊肉火鍋。
一到冬天,那些專門的銅鍋涮羊肉店都特別火爆。
服務員當場就愣了,問領頭的馬偉都:“這,你們吃得完嗎?”
馬衛都說別問那么多了,就這樣點吧,服務員這才去安排了。
羊肉就在旁邊當場切,半軟的羊肉片切得薄厚均勻,是自己在家做不出的水平。
等羊肉片上了桌,火鍋也煮開了,一筷子夾10片肉進去,在鍋中稍微過一下水就迫不及待地撩起來放入口中,那個過癮勁就甭提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