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賢回應道:“爸,我畢業后想去一線當記者,您看行不?”
“行,咋不行呢,只是這一線記者辛苦,可比不上當編輯舒坦。你可得考慮清楚了。”劉之野心疼女兒,不愿她四處奔波。
劉淑賢則說:“爸,這不還有您嘛,哪天我要是不喜歡在一線當記者了,您再給我換個工作。”
劉之野的觀念頗為開明,與這個時代的多數家長不同,他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各懷心思,劉之野并不打算過多插手,他只想為孩子們充當堅實的后盾,為他們遮風擋雨。
況且以他們老劉家的情況,只要孩子們不去作死,都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差不多得了啊,先吃早飯,吃完再收拾!”劉竟齋朝他們喊了一嗓子。
劉之野抬眼望去,他們父子幾人忙碌了一個早上,卻僅僅打掃完了后院。
年關這場雪,竟接連下了三天,把天地都渲染成了同一種顏色。
劉家莊里許多建筑物都被大雪掩埋,原本的模樣已難以分辨。
這年頭燕京的冬天都經常下大雪,那雪下的,常常第二天早晨起來就推不開自己家的屋門,那是因為屋門已被夜間院里落滿近一米厚的大雪封住了。
如果連著下幾天的大雪,就可以不時聽到附近哪里的房子又被積雪壓塌了!
因為這年頭,胡同里好像只有平房和瓦房。
那種平屋頂上抹著一層灰色石灰泥膏的陳舊平房是最受不住大雪壓頂的,常有在大雪中爬到屋頂上清掃積雪的人。
如果刮起大風,西北風會在胡同里、院子里形成轉著圈兒的大風,落下的雪花又被卷起來與正在下落的雪花攪和在一起,漫天的雪花甚至對面都見不到人。
不像后世的燕京,一年也不一定下一場像樣的雪,預報有雪好幾天了,可能也就稀稀灑灑的飄落些許蓋不滿地面的細碎冰渣。
如果下一場一寸左右的雪,那就會引得到處都是人們激動地拍攝雪景。
劉家莊的西區在大山深處,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炊煙裊裊。
其他三個區是燈紅酒綠,繁花似錦,車水馬龍,五光十彩。
很多人難以想象,燕京還有這樣的地方,車程不過一個小時,群山四圍,河水潺潺,仿佛世外桃源。
年味漸濃催人歸。
一年到頭忙忙碌碌,終于到了過年回家的日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三十晚上熬一宿。”
每天都排的滿滿的,透著那么紅火,有年味兒。
年味兒是什么?
是家家戶戶掃房子、貼春聯、貼年畫,孩子們能穿上新衣新鞋、吃雜拌兒、瓜子兒、放鞭炮,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團圓飯。
三十前兩天,劉竟齋就像往年一樣開始自己寫春聯了。
每當這時,左鄰右舍的鄉親們都帶著紅紙和墨水來劉家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