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對話漸漸沉默了下去,只剩下營區里遠處傳來的喧鬧聲。
盡管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家的思念,但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明白自己肩負著更大的責任。
春節前夕,整個部隊都在為春節晚會做準備。
每個人都在忙碌中尋找一絲家鄉的氣息。
王小軍與戰友們一起布置營房,貼上大紅的春聯,掛起燈籠。
大家有說有笑,似乎都在試圖用這些熱鬧的裝飾,暫時忘卻對家的思念。
“哎,王小軍,你們家過年都吃什么啊?”一個戰友突然問道。
王小軍愣了一下,隨后露出一抹苦笑,“咱家窮,過年能吃上一頓白面饅頭就不錯了。我媽總說,等我當了兵,家里的日子會好起來。”
聽到這話,旁邊的李勇輕輕拍了拍他的背,“等將來日子好了,咱們一塊回家,好好陪陪咱們的老娘。”
王小軍笑了笑,眼眶有些濕潤。他看著窗外那即將落下的太陽,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在部隊里出人頭地,讓母親以他為傲。
二十九晚上,警衛二師的氣氛格外熱烈。
每個營房里都傳出戰友們的笑聲和聊天聲。
王小軍和戰友們早早地擠在電視前,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
雖然不能回家,但能和大家一起看春晚,這種感覺也讓他覺得溫暖了不少。
“終于可以看晚會了!”陳建興奮地說,“聽說這次的節目特別精彩,還有好多文藝界大腕兒呢!”
“咱們這群當兵的,啥時候能見到大腕兒?”另一個戰友笑著調侃。
晚上七點,晚會正式拉開帷幕。
開場之前,劉之野等軍區領導、燕京市領導、以及開發區管委、以及區各大學校校長等諸位領導干部依次登臺致辭。
這場別開生面的春節軍民迎新春聯歡活動進行了一晚上。
易援朝他們表演了獨唱《賣湯圓》、《外婆的澎湖灣》、自創作品《國防建設傳凱歌》、《贊新風》。
還有幾個80年東北新兵表演了二人轉《小兩口回門》。
唱詞中“正月里也是里兒呀,正月初三四兒啊”演繹了東北農村的喜氣洋洋。
一位北蒙兵表演了二胡獨奏《賽馬》,那抑揚頓挫、精彩絕倫的旋律震撼人心。
各學校師生也表演了《四渡赤水出奇兵》、《黃河頌》大合唱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作品,展現了八十年代青年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燕京文藝界的侯、馬兩位大師也受邀前來登臺表演了相聲《關公戰秦瓊》,
“說起那關老爺出陣,赤面長須,青龍偃月刀,胯下那赤兔馬……來將何人?
這邊那秦瓊手按黃膘馬迎上前來,丁丁丁咣咣咣……霹靂啪啦,一場惡斗……”
這二位不愧是文藝界大宛兒,引起了現場以及電視前觀眾們的陣陣樂呵。
說起候老師的這段《關公戰秦瓊》,被嘲弄的對象就是韓服榘的老爹。
有一天,他過生日,他的兒子請了一個戲班子到家來唱堂會。
唱的是“千里走單騎”,那叫一個好,大家喝彩聲不斷,這位老爺子卻傻乎乎的沒啥反應。
末了問道:“那紅臉的家伙是誰啊?”有人說:“這是關云長關老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