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立業不立業的,你看人家老李家的小子,比你小兩歲,對象都處上了。再說了,你這當兵的,再不找對象,好姑娘都讓人挑走了。”
孫新春噌地站起來:“大嫂,您這話我可不愛聽。當兵的就得先想著為人民服務,個人的事往后放放。”
“得,得,得,你就嘴硬吧。”大嫂擺擺手,“明兒個,我都約好了老張家的閨女,你可別給我甩臉子。”
第二天一早,孫新春溜得比平常還早。
大嫂追出來喊:“你這臭小子,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廟!”
孫新春一口氣跑到了縣里的自由市場。
這年頭改革開放剛開始,集市上熱鬧非凡。
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有賣大碗茶的,有賣餛飩的,還有擺地攤賣舊書的。
孫新春在一個書攤前站定,攤主是個戴著老花鏡的老大爺,攤子上擺著各種舊書。
孫新春一眼就看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他在部隊看了不下十遍,每次看都讓人熱血沸騰。
“同志,這本書多少錢?”一個清脆的聲音在旁邊響起。
孫新春一抬頭,就看見一個姑娘,扎著兩條麻花辮,穿著件藍色的花布棉襖,手里還拿著個帆布書包。
這年頭的姑娘都這么打扮,可不知道為啥,她給人的感覺特別不一樣。
“保爾·柯察金是個好同志。”孫新春脫口而出,說完就后悔了,覺得自己太莽撞。
沒想到姑娘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也喜歡這本書啊?我最佩服他那句'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孫新春接著往下說。
“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她接上了下半句。
他們倆相視一笑。她說她叫王曉梅,是師范學校的學生。孫新春告訴她是軍校生。
“你是軍人啊?”她眼睛一亮,“我爸也是當過兵的,后來轉業到拖拉機站當修理工了。他常說,當兵是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
于是他們一路從書攤聊到餛飩攤。
王曉梅說她最敬佩軍人,因為軍人有理想、有擔當。
孫新春說當兵不圖名利,就圖為人民做點事。
“你說得對。”她認真地點點頭,“我想當老師,也是想為國家培養人才。現在不是提倡'四個現代化'嗎?沒有文化可不行。你看現在農村,多少孩子還在等著上學呢。”
聽她這么說,孫新春心里一陣暖意。
這姑娘,想得還挺遠。
不像那些大嫂介紹的,一開口就問工資多少,分不分房子。
正聊著,忽然聽見后面有人喊:“王曉梅!你怎么在這兒?我找你半天了!”
回頭一看,是個戴眼鏡的姑娘。王曉梅連忙說:“李愛芳,你怎么來了?”
“你忘了?今天不是說好去相親嗎?程主任的侄子,市里供銷社的,可是鐵飯碗呢!人家都等半天了。”
孫新春一聽這話,心里咯噔一下。王曉梅的臉一下子紅了:“我我不去了。”
“哎呀,都約好了,你這樣多不好”那個叫李愛芳的還想說什么。
“不好意思,她今天有事。”孫新春搶著說,“我是軍區的,找她有點工作要談。”
李愛芳一聽是軍區的,立馬不敢說什么了。倒是王曉梅,眼睛亮亮的看著孫新春,好像在憋著笑。
等李愛芳走后,王曉梅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啊,讓你看笑話了。”
“沒什么,我也是逃相親逃出來的。”孫新春憨憨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