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馬上到來了,這一年就是號稱“公司元年”的84年。
春潮涌動,萬象更新。
這一年,是全球商業世界進入了一個重新“洗牌”的年份。
西方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大公司或被分拆,或陷入困境,
而新的產業如it、通信正萌芽待放,新的公司英雄呼之欲出。
正如這年蘋果公司的一則電視廣告里的文字:“1984年1月24日,蘋果電腦將推出麥金托什,你會明白為什么1984年不會是小說中的1984年。”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到:“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
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并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
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對于夏國商業來說,今年就是這樣的關鍵時刻。
這年年末,十二三會討論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決定》,闡明了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的必要性、緊迫性,強調增強企業活力、發展……商品經濟、z企分開等重大問題。
自此,企業逐漸獲得了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管權。
比如,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人事任免、內部管理、獎金分配、利潤安排等。
在后世看來微不足道、習以為常,但在改開初,卻如同打開市場之門的金鑰匙。
劉家莊的企業早在前兩年就已經著手研究企業改革的可行性方案了。
84年,也被稱為現代公司元年,這一年,很多人把“鐵飯碗”扔到了一邊,“下海”創業。
后來統計,這一年個體工商戶達到590萬戶,比上年增長126%;從業人數達到746萬人,比上年增加133.4%。
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引領了消費水平的提升。
這一年之前該指標長期維持10%左右,到今年增長達19.4%,一年后增長31.1%。
由此,一批后世的明星企業在全國各地涌現出來。
這批“帶頭人”中,包括后來赫赫有名的企業家柳川字、王實、張睿民、李棟升、李靖微、劉榮郝、南村輝、鄭袁中、馬盛立……
不言而喻,這一年是騷動而熱烈的一年。
在劉之野的倡導下,劉家莊的各大集團紛紛施行股份制改革,并接連創立了“劉家莊資本”“劉氏資本”“京西投資”等投資集團公司。
這些投資集團剛一成立,便躋身國內頂尖金融集團之列。
集團成立后,它們將目光投向國內新創辦的企業,展開投資扶持行動。
其中投資的重點就是高科技領,比如投資中g村,聯想、同方、紫光、海爾、海信這些公司。
這一年,已經40歲的柳川字發現自己一事無成,只是從工程師“提拔”成了人事處的副處級干部,更讓人憂心的是,整個單位的發展也前途茫茫。
眼看經費江河日下,實在憋不住的計算所所長老曾去找上級,領導卻說:“錢已經放在客戶的口袋里了,有本事就去拿吧。”
這年頭的中關村,京海、科海、四通這些脫胎于中科院的公司,都辦得風風火火。
于是,計算所轉身打了成立公司的報告。
老曾找來一直郁郁不得志、又憋著一股勁的柳川字,給他交了個底:“不如我們埋伏下一支奇兵,不行我再把你們接回來,萬一這條路能走通,我們將來也不至于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