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小娃娃們光著腳丫到處跑,手上拿著用五分錢買的綠豆冰棍,吃得滿臉冰碴子,還邊吃邊咯咯直笑。
這樣愜意的畫面,就是最平常的“幸福時刻”。
街巷的另一頭,有幾個年輕人圍著一臺很簡易的卡拉ok機,正唱著當下流行的歌呢。
他們唱得可能不咋好聽,可還是常常能把圍觀的人招來,引得人家鼓掌叫好。
一首歌完事兒后,好幾個聽眾趕忙遞上香煙,然后大家都哈哈一笑,那氣氛又溫馨又熱鬧。
好多地方高樓不多見,街道兩邊的平房和老式建筑與新設施并存。
這讓城市透著一股既守舊又時尚的味兒,就像一只腳剛邁進現代化,另一只腳還留在舊時代呢。
到了夏天,街道兩邊的槐樹枝繁葉茂,綠蔭濃郁,樹影投在地上,斑斑駁駁的,透著一種靜謐,就在那繁忙的街口。
一輛有軌電車慢慢開了過去,車身是銀灰色的,上面寫著簡單的標語。
這種老式的交通工具速度雖然慢,卻裝著幾代人的回憶。
車廂里頭,乘客們都挨在一塊兒呢。
有的拎著菜籃子,有的抱著孩子。
車上的人說話帶著北方那種特有的爽快勁兒:“大姐,您朝里再挪一挪,給孩子騰個地兒唄!”
到下車的時候,售票員那清脆的聲音報著站名:“前門到啦!”雖然人很多擠來擠去的,但整個過程還是有條不紊的。
……
何氏飯莊門口每到飯點,門口就排起長隊,眼巴巴地等著。
有時站得久了,就聊起天來。“聽說南邊那條街要拆遷了,要蓋洋房。”
“是啊,都什么年代了,總不能老住平房吧。”
飯店門口最熱鬧的時候是的晚上,整天街上很熱鬧。
大人們紛紛出來遛彎,看熱鬧跳交誼舞。
收音機里放著《小白楊》《長江之歌》,有時還能聽到《上海灘》的主題曲。
孩子們在路燈下玩彈珠、跳皮筋,藏貓貓,立刻就被圍得水泄不通。
傻柱家飯店大廳有臺24寸的大彩電。
每到《霍元甲》《上海灘》播放的時候,大廳里就擠滿了附近的街坊鄰居們。
如果大廳里還沒上客,大家就坐這站著,連大門口都圍滿了人。
傻柱也不小氣,索性準備一大盤瓜子,炒得又香又脆。
看到精彩處,大家一起驚呼,震得整條街都聽得見。
五點剛過,天色漸暗,一輛烏黑锃亮的皇冠122在“何氏飯店”門前“嘎吱”停下。
“嘿!何老板,有大老板來了!”街坊老吳,一眼就看出這車不普通。
何雨柱心里納悶,怎么這時候就有人來吃飯了。
等來人下車,他才知道是誰。
劉光福穩穩地將車停下,趕忙小跑到后座,為許大老板打開車門。
許大茂披著大衣,內里西裝筆挺,頭發整齊地梳向腦后,油亮發光,他邁步下車。
“何老板,別來無恙啊!”許大茂開口道。
“嚯!我當是誰呢?”傻柱眼睛瞪得老大。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