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部隊生活處處彰顯著規矩和標準,尤其是在日常起居上,更是要求戰士們執行軍事化管理。
其中對于疊被子一項,有過軍訓經驗的人都熟悉“豆腐塊”的被子疊法,疊好的被子不但整齊美觀,而且凸顯軍人干練硬朗的形象。
然而剛剛入伍的吳迪,卻還沒改掉此前在家里玩世不恭的生活習慣,
他不但反感部隊條條框框的管理要求,更是對班長的疊被子教學視而不見。
因此在入伍第一天的傍晚,當連長劉武逐個寢室檢閱新兵疊被情況時,
其它戰士都有模有樣地疊出了“豆腐塊”,只有吳迪的床被像一灘豆腐泥,
于是吳迪成為了同批入伍的新兵中第一個被連長點名批評的。
在之后的新兵訓練中,吳迪也屢屢掉隊,
不是腸胃不舒服跑廁所,就是晚間集體聽新聞聯播時打瞌睡,
甚至還因為訓練時偷奸耍滑而被班長罰站。
實際上,像吳迪這樣的新兵,部隊里屢見不鮮,
多數人都會在訓練中改掉小毛病,最后融入到部隊集體生活中,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劣性難改,最終被部隊清退。
如果說吳迪上述這些小毛病還有機會得到糾正的話,那么他天生愛打架的性格在部隊里卻被意外地放大。
在入伍一個月里,吳迪就與隔壁連的戰士打架好幾次,
而且不分新兵老兵,只要是跟他發生口角上的齟齬,吳迪都忍不住大打出手。
為此吳迪所在的班因他個人違反紀律而被處罰多次,而吳迪卻屢教不改。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戰士本來就是用來打仗的,打架本身就是近身搏斗訓練。
最終,吳迪因打架滋事有了“后進標兵”的戲稱的標簽。
甚至不少人猜測,他不久后就會被遣返回家。
然而就在吳迪被眾人不看好之際,連長劉武卻給了他一次機會。
只見吳迪臉憋得通紅,激動地說不出一個字,兩個拳頭攥得越來越緊。
劉武見狀,便知道這個看似桀驁不馴的士兵,心底還是有著不肯讓步的自尊。
“跟自己人動手打贏了也不光榮,真有本事的話,敢不敢去前線?”
吳迪聽聞,立刻抬起頭來,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前線?是去打白眼狼嗎?我愿意去,不,我要去!”
原來吳迪早就聽說部隊輪戰的事,只不過他認為像自己這樣的“問題兵”,是沒有機會去前線立功的,因此才更加自暴自棄。
劉武見狀,心底有了幾分把握,便故意做出猶豫不決的樣子。
“連長你放心,今后我一定改正,到了前線我就是一顆釘子,組織讓我扎在哪里我就釘在哪里,動都不會動一下,不把白眼狼都趕走,我絕不回來!”
果然有了奮斗目標后,吳迪改變了許多,再也不跟別人打架了,努力訓練,爭取上戰場的那一天。
不僅僅是他,劉武其實也想這重回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