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聚在一處,話題自然繞不開下一代。
劉元海這率先提起家中最不省心的劉小濤,隨后,話題便落在了劉文、劉武、葛小虎、劉長河等人的身上。
劉武、葛叔平他們在部隊里的表現頗為出色,葛叔平喝得滿臉通紅,心情大好,直言后繼有人。
劉東山對劉之野孩子的情況不太了解,便問道:“老劉,你家老大劉文也在部隊嗎?”
劉之野笑著搖頭回答:“老排長,我家大小子沒參軍,他當初考上了燕大,如今已經畢業工作了。”
“奧,是嗎,你家劉文還是個文曲星下凡啊,不得了,不得了!”劉東山聞言感慨不已。
這年頭的大學生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更不用說能考上全國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燕大了。
這年頭大學小,能考上大學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在劉東山的老家魯西南,一個生產隊大概有百來戶人家。
以前,講究多子多福,每個家庭人口都不少,兄弟姐妹五六個、七八個的人家非常多。
真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但窮得上不起學的人家卻很多,別說去考大學,大部分家庭孩子上完小學都輟學了,
少數家庭孩子勉強上得起初中,但上得起初中的人,大多數孩子未等初中畢業便輟學了。
能上得起高中的,或高中能堅持到畢業的,不管考得上或考不上大學,已經算是同齡孩子中的佼佼者了。
如果能有幸考上大學,那才是人中龍鳳,用老百姓們的話說,那叫“誰家老祖林冒青煙了!”,十里八村可能幾年也出不了一兩個大學生。
如今的大學生,國家負責分配工作,一畢業便是干部身份。
別說是基層單位,就連省市里的單位都爭著搶著要。
如果是燕大這樣的名牌大學生那就更不用提了,大部分一畢業就能去部委工作,前途光明。
正因如此,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備受尊崇。
劉長河是個大老粗,吃過沒文化的虧,直到退休也只是個縣團級。
所以他最羨慕的就是有文化的人。
一旁的葛叔平開口道:“劉文這小子是愈發能耐了。畢業后他先是進了團委,沒到一年,就奔西北某地去了,現今都成縣高官了!”
“依我看,這小子那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
劉東山聽了,嘴巴張得老大:“啥?這么年輕就當縣高官了,我的天吶……”
在他看來,劉文的發展比起劉武、葛小虎等人,著實更讓他震驚不已。
眾人聽聞劉文的成就,不禁紛紛感嘆。
這時,一直沒怎么說話的劉之野忍不住說道:“小文是不錯,不過咱也不能小瞧了其他孩子們。
長河,小虎幾個在部隊里也是盡心盡力,我相信他們以后也會有出息的。”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話題又轉到了其他孩子身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不知不覺,時間過得飛快,聚會也在熱鬧的氛圍中接近了尾聲。
劉之野將兩位老戰友在大院安頓好后,便回到臥室。
此時,甘凝已然入睡,他輕輕為她蓋上夏涼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