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根據敵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捕俘作戰方案,進行模擬性訓練,同時還做出了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的相對預案。
9日凌晨6時,在中隊長劉武的帶領下,出擊分隊經過兩天三夜的艱難行進,出擊分隊于12日上午8時秘密抵達某高地山腳下的河邊。
但是天公不作美,在19時突然電閃雷鳴,天降大雨,為我們的偵查工作增加了阻礙。
但是雖然如此,依然擋不住二中隊對于完成這次任務的決心,戰士們冒著風雨,無聲地前進。
中隊長劉武親自帶隊抵近偵察,終于在借助閃電的光芒發現了一個敵方的哨棚。
經過仔細觀察摸清了哨棚的情況,判斷出哨棚里大概有十名敵人。
劉武便立即返回隱蔽點研究具體的作戰策略,由班長趙大山和馬明宇在哨所附近四米的小路上布置地雷。
一排長李二牛和另一名班長堵在一邊,防止敵人逃跑;
火箭筒手和工兵分別以火箭筒和定向地雷指向某高地,隨時準備向某高地頂峰的敵人射擊。
劉武帶領班長趙大山和戰士胡昌盛沖進哨棚殲滅敵人。
做完戰略部署,各分隊迅速向指定地點隱蔽潛伏起來,靜待時機,準備發起進攻。
在長期的潛伏行動中,4時20分中隊長劉武聽到了解皮帶和打哈欠的聲音,
判斷出敵人現在已經人困馬乏,認為時機已到,可以向敵人發起進攻了,所以下令出擊了。
劉武一馬當先率先沖進敵方哨棚,看準時機連開三槍,三名敵人同時倒地身亡,真可謂是彈無虛發啊!
后然后又取出隨身匕首擊斃了一名躲在帳篷里摸槍,準備向我方射擊的敵人;
我方的趙大山同志同時也擊斃了一名負隅頑抗的敵人并且重傷一人,準備實施捕俘行動。
在此過程中,其中有兩名敵人撞開帳篷企圖外逃避,被我方守在外面的偵察兵擊斃。
戰斗結束后,他們帶上一名俘虜和繳獲的文件、槍支彈藥等迅速撤離。
在“黑豹二中隊”撤出300米時,敵方某高地頂峰的敵人發現該哨所被襲擊,立即派追兵前來追擊。
但不幸的是踩到了我方偵查小隊預先布置的地雷,敵人馬上對我方撤離方向實施射擊。
中隊長劉武果斷下令,工兵繼續布雷阻攔,敵軍再一次中了我方的地雷,所以不敢再追。
二中隊重新選擇撤退路線,翻山越嶺終于在10時25分安全返回基地。
此次戰斗不到一分鐘就宣告了勝利結束,殺敵38人,俘虜敵方1人。
二中隊卻無一人傷亡,由此可見“黑豹”二中隊的強大實力。
這一戰被稱為是教科書式的捕俘突襲戰,不僅打出了我軍偵察兵的軍威,中隊長被共青團授予“新長征突擊手”光榮稱號。
戰后春城軍區首長褒贊了此次戰斗,他說:“這是我軍從朝戰以來,偵察兵僅有的一次最成功奇襲戰。”
就連被打的措手不及的敵軍也在廣播中驚呼到:“遭到了夏軍高級別特別行動隊的無聲襲擊。”
在兩山輪戰這幾年,“黑豹突擊隊”彰顯出了超凡的戰斗能力與杰出的戰略智謀。
在整個對越敵偵察作戰進程中,第二中隊依靠頑強的意志品質、高超的戰術水平以及無所畏懼的勇氣,成為抓獲敵軍俘虜數量居于首位的偵察大隊。
今年1月9日爆發的“貢家灣伏擊捕俘戰斗”,在軍事史上無疑留下了極為輝煌的篇章。
此役堪稱捕俘戰斗的經典范例之一,中隊長劉武其巧妙的謀劃與卓越的執行,實在令人由衷欽佩。
就戰斗前期的規劃而言,黑豹二中隊針對地形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勘查,將貢家灣的地形特征以及敵軍可能采取的行動路線都納入了全面考量。
他們靈活且巧妙地借助山谷的狹窄通道以及周邊的植被來實施偽裝與埋伏。
劉武還對每一位戰士的站位都進行了精心布局,目的在于確保能夠構建起一個密不透風的包圍圈。
在作戰進程里,二中隊的戰士們呈現出了超卓的戰斗素質以及緊密無間的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