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就是看中了劉之野在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出色表現,才將他調任總后工作的。
調任總后,劉之野并未因此松懈,反而更加注重全局的統籌與創新。
劉之野意識到,隨著戰爭形勢的復雜化,后勤保障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
為此,他迅速著手對全軍后勤體系進行全面改革。
劉之野引入了先進的物資管理系統,利用數據化手段對物資的儲備、調配和消耗進行實時監控,極大地提高了后勤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同時,劉之野還推動了跨軍種的協同保障機制,打破了以往各軍種后勤獨立運作的局面,實現了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
劉之野還特別重視新技術的應用。
他組織了一支由工程師和軍事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專注于后勤裝備的改良與創新。
在劉之野的領導下,總后的工作面貌煥然一新。
他的遠見卓識和務實作風不僅贏得了上級的贊譽,更激發了全體后勤人員的士氣與創造力。
劉之野常說:“后勤保障不僅僅是支援前線,更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我們必須以最高的標準、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決策,確保每一份物資、每一名傷員都能及時到位。”
為了掌握基層部隊實際的后勤保障情況,劉之野最喜歡的工作就是下基層。
有一次,劉之野搭乘“兗州”號驅逐艦到某地進行視察。
戰艦準備在碼頭停泊的時候,收到了“這個港口不讓驅逐艦停靠”的通知。
與此同時,駐地的某海軍大隊,趕忙派出一艘交通艇,將劉之野等人給接了過來。
沒一會兒,駐地的陸軍守備某師知道劉之野來了,派人來接他去住招待所。
簡單收拾安頓好,劉之野就帶人下到了基層連隊。
傾聽大家的想法。
好多人都跟劉之野講部隊“吃水”、“用水”存在難題。
劉之野聽完,很認真地在本子上做了記錄。
第二天,劉之野叫駐地領導帶著他去東山水庫瞧瞧水源。
一番仔細調查過后,劉之野當場同意鋪設3里長的輸水管道,還建了一個50噸的加水站。
這么一弄,部隊一直以來的用水困難,徹底給解決啦!
這天,劉之野領著后勤工程部長(負責建設方面)到碼頭查看。
這個島基礎條件不好。
就在這時,恰好有條艦艇出海回來了。
由于海軍大隊里沒個能洗澡的地兒,戰士們只能端著臉盆在碼頭邊沖澡。
水兵們一瞅見劉之野來了,立馬嚇得到處找衣服。
沒找著衣服的,只能光溜溜地站那兒。
劉之野一瞅這情況,馬上就給兩位干部遞了個眼神。
這兩位呢,立馬就明白了,還一起點了點頭。
劉之野表示:“咱們早在井岡山時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里就有“洗澡避女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