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戰爭,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大炮的隆隆聲和子彈橫飛的場景。
但你有沒有琢磨過,那些大炮和子彈究竟是從哪兒來的?戰士們的吃穿用度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說到后勤在戰爭里的關鍵作用,看看上甘嶺運蘋果那段艱難歷史就明白了。
吃的、喝的、用的、休息的,哪一樣供應不上,這仗就很難打贏。
跟敵軍一對比,咱們軍隊的后勤保障那簡直是天差地別。
早在反擊戰前,大戰還沒打響的時候,劉之野就已經緊緊張張地動起手來,準備各種事情了。
后勤部門更是忙得團團轉,一刻都不得閑。
就拿周昂他們前線后勤部門來說,好幾十個單位都忙開了,不論是汽車隊還是野戰醫療隊,從維修大隊到給養配送組,啥樣的后勤隊伍都有。
這上千里的“服務線”上,這些團隊不分白天黑夜,一直都在忙活。
部隊在行進途中,為了方便,帶的都是已經加工好的干糧和罐頭。
這些東西都是在后面準備好的,然后直接送到前線。
炊事班呢,就只需要簡單加熱一下,就能讓大家吃上熱騰騰、有營養的飯菜了,真的是既快捷又實用。
有一天,前線部隊那邊說蔬菜不夠吃了,周昂他們后勤人員一聽,立馬行動起來,連夜跟地方上聯系。
一輛輛卡車裝著滿滿的蔬菜和水果,嗖嗖地就送到了前線。
這樣一來,咱們士兵在戰場上吃得既飽又好,后勤這回可真是下了大力氣,辦了個大實事。
敵軍那邊老到處偷東西。
我軍這邊有這么個事兒:前指劉之野要去一線陣地視察,特意囑咐說,得讓偵查員們出發前吃好點兒,給每人準備一只雞。
實際上呢,那會兒有個規定,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得給偵查員把伙食弄得豐盛些,另外,還得把需要的防護品和藥都準備好。
這就表明了,咱們的保障那可比敵軍強太多啦!
要知道,在抓住那個敵軍小偷的時候,打了勝仗回來的戰士們正吃著大廚做的飯呢!
這能不知不覺地讓戰士們更有士氣,起到的作用差不多相當于半個指導員呢!
不光是食物,醫療、油這些方面的保障那也是不能少的。
野戰醫院那可是全力運轉呢,使勁兒開設床位,確保醫療器械和藥品都能派上用場。
而且啊,后勤部門還配了直升機,要是有傷員情況特別緊急,就能直接給送到后方治療水平更高的醫院去啦。
周昂可能天生就是吃后勤這碗飯的,他給前線后勤部領導出了個主意。
在各條運輸路線上弄幾個加油站,把油備得足足的,好讓過往的運輸車輛能用上。
而且加油站還能當休息室,加上當地的老百姓也非常熱心,主動前來給戰士們幫忙,送茶水、燒開水……
那場面,可真是溫暖極了。
這樣一來,這幾百里甚至上千里的運輸線路都沒啥問題了。
敵軍偷糧食的那點兒小把戲,和咱們的保障本事一比,那可真是差得遠了去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