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昨晚李大壯還在和他開玩笑,說等傷好了要請他喝酒,可現在,那個豪爽的聲音永遠消失了。
周昂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住內心的悲痛。
他知道,現在不是沉浸在悲傷中的時候。
他們還有任務,還有更多的傷員需要救治,前線更多的戰友需要救護。
周昂聲音沙啞卻堅定:“兄弟們,大壯走了,但我們還得繼續。他一定不希望我們在這里停下腳步。”
軍工小隊重新整理好情緒,收拾起行裝,繼續踏上征程。
盡管心中依舊沉重,但他們的步伐卻比之前更加堅定。
天邊的朝陽漸漸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在他們的臉上,仿佛為李大壯的靈魂送行。
…………
自古以來,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朝戰結束后,我們有了專門的后勤保障體系,同時隨著國家越來越富強,后勤保障體系也越來越完善。
參加過朝戰的劉之野當然最為重視部隊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自衛反擊戰時期,從一切行為上來看,就能看出,軍隊在后勤保障充足的前提下,戰斗力的恐怖。
首先,在吃喝問題上,根據統計,共計28天的作戰時間里,有17天的戰士們都能吃上熱食,其他的時間由于戰況緊急以及趕路等等,也有壓縮餅干和面包、罐頭。
就這樣,像周昂這些后勤人員害怕戰士們吃不好,送上前線大量的水果、蘿卜,補充營養。
對于戰爭而言,部分戰士還有著焦慮的心情,畢竟戰爭是恐怖的,后勤保障人員還有大量的香煙,補給各個部隊。
由此可見,在自衛反擊戰中,徹底沒有了人員吃喝出現困難的后勤問題。
除了吃喝外,夏軍的炮彈補給也是非常的充足。
劉之野也是一個火爆首長,一切的恐懼都來源于火力不足被他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對自衛反擊戰的這一個月里,夏軍共計消耗1一百萬發炮彈,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夏軍就沒有什么拿不下的陣地。
敵軍看到下軍如此密集的炮火,最終只能被炸得抱頭鼠竄。
另外,夏軍的機械化部隊也展現出了非常強大的戰斗力。
雖然夏軍在戰爭前夕出現了非常多戰損坦克,但是夏軍后勤人員僅用一天就可以完全修復坦克,讓其第二天就能再度上陣。
這還僅僅是自衛反擊戰第一階段的數據。
到了兩山輪戰期間,這10年的兩山輪戰,對于后勤能力的考驗更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夏軍后勤保障體系依舊可以頂住壓力,雖然某前線戰備倉庫暴露而廢棄。
但是在戰火的洗禮下,夏軍的后勤保障體系在不斷的完善,逐漸規避弊端。
可以說此時夏軍雖然沒有像山姆那樣,10多個后勤兵保障一個戰斗兵那么夸張的后勤能力,但是基本上整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逐漸完善。
換句話說,如果當年有對自衛反擊戰那樣的后勤能力,朝戰的最終走向還真的是猶未可知的一件事。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