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夜間22時左右,村莊里的房子,將被洪水的浸泡數小時后,一間間的倒塌了,雞鴨鵝狗的狂叫聲振振響起,恐怖入耳。
這時,一位戰士向劉武報告,前方40米處,剛沖下一個死人。
聞言,劉武當機立斷地阻止消息的傳播,以穩定軍心和民心。
沒隔幾分鐘,又有3位地方中年男子來到劉武面前說,解放軍同志,洪水太大,沒救了,快逃吧。
劉武回答很嚴厲,你們走留我沒權干涉,但我要與現場的難友同在!
這三人見劉武態度堅決,搖搖頭,紛紛游過20米寬的河渠,棄友逃離了。
被困的人群中,一些中老年女性見狀精神失措,有的手提雞鴨來回走動,有的低頭哇哇地痛哭,令人心碎。
自從洪水決堤后,耕地被沖毀的場景這時,劉武仍然抱有信心,期待對岸的救援。
劉武心里很明白,事態的發展,唯一辦法,就是耐心等待。
如果被困人員完全不能擺脫洪水的侵襲,在營救無望情況下,只能憑天如命,各奔東西,自救存生了。
這時,劉武又想到一個不成熟的方案,利用電臺呼叫請派直升機救援。
但直升機飛行員卻說,沒停落機坪,因水面風大,直升機放下軟梯難民也難以登機,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解救方案一個一個的失敗,為了保障通訊,劉武決定電臺關機用以應急;
劉武打算帶領一名水性好的士兵,把電臺送往公路旁的一棵大樹上,做為他的臨時指揮位置,十幾名戰士主動請求護送他們過去。
劉武做了簡要的動員,并指揮大家唱起了,“團結就是力量”和“戰友之歌”,
大家流淚了,雖然官兵們的歌聲跑調了,但對穩定軍心、樹立信心,起到很大作用。
凌晨左右,對岸營救人員的呼喊聲,漸漸地小了,汽車的燈光也暗淡多了。
一營教導員,在電臺里傳來一段安慰劉武的話。
劉武從他的話語中得知,對岸沒有放棄他們還在努力營救。
因此,最大的生存希望就等待!
天亮了,被圍困的人,嚴重缺水缺食,饑餓難耐。
他們相距救援對岸僅有30米,劉武想個招法,讓他們用塑料袋包一塊石頭和面包,拋過來,戰士去接,最終還是掉水里的多。
大約在早上8點左右,洪水急流有些緩慢,這時,公路的水已經淹沒人的膝蓋了。
由于抗洪搶險任務緊急,部隊前往各地區,坦克部隊水上裝備極少,舟橋部隊遲遲不能到位,對岸搶救只能用僅有的橡皮艇,因水流太急,橡皮艇救援起不到作用。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