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仗就要來到了,包括首長在內的干部、戰士在緊張和激動之余,竟然多少都有點手足失措的味道。
但是,干部和戰士的緊張和忙碌卻不太一樣。
干部,包括擔負領導責任的營連干部,都在為開赴前線作著各方面的準備。
但負責擬定計劃的師團機關,他們也剛剛接到這輪戰的任務,研究和制定各種訓練、裝備、思想工作和后勤等各方面的計劃,需要時間,不可能今天布置任務,晚上就拿到具體的行動方案。
于是,各連排的干部都跑到機關各部處,索要行動計劃,其中是最忙碌的要數后勤機關了,幾百人馬要出動了,車輛、油料、武裝裝備、財務軍需給養,工兵、通信、機要……大到一臺車,小到一桶油、一包干糧,大家都想把本單位的人馬全部武裝起來。
李營長在忙完了營里面的工作后,稍稍有點時間,這才想到了隨軍才一年的老婆孩子,他們該怎么辦。
但這事又不是他一個普通營級干部說了不算的。
團里隨軍家屬幾十個,首長們肯定會統一考慮隨軍家屬的事情,李營長索性也就先不考慮老婆孩子了,團里不會不管的,畢竟團長和副團長等老婆孩子也在團里。
劉小濤想到了工資都存在鎮上的儲蓄所里,于是,就借了輛自行車到了儲蓄所,沒想到儲蓄所從里到外都是他們團的干部戰士,原來,戰友們也都想到了儲蓄所里的那點存款,想在部隊開拔前把錢取出來,寄到家里。
看來,大家都想到一塊了。
然而,令戰士們感動的是,儲蓄所的領導和職工看到這幾天軍人突然成群結隊來取錢、給家里匯錢,隊排得老長,雖然他們不知道怎么會這樣,但可能都意識到部隊要有行動了。
于是,儲蓄所和郵局匯錢的柜臺都停止了老百姓的業務,集中力量給軍人辦理業務。
第二天清晨,劉小濤和他的戰友們早早地集合在操場上,等待著出發的命令。
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映照出他們堅毅的神情。
營長站在隊伍前方,目光掃過每一位戰士,聲音洪亮地說道:“同志們,這次輪戰不僅是對我們軍事素質的考驗,更是對我們意志和信念的考驗。我們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堅決完成任務!”
副團長帶著前指幾十名干部戰士先行出發了,劉小濤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當時,他們帶著個人的裝備和攜行物資上了列車專用的車廂,2天后到了臨滄下面的一個縣。
這里距離邊境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上級命令他們在此集結和訓練部隊。
于是,劉小濤他們和當地駐軍接洽后,迅速開展工作,為后續大部隊到來做著各方面的準備。
又過了十多天,師主力部隊到達駐地,三營按照友軍交接時提出的訓練要求和注意事項,展開戰前訓練。
這一訓就是兩個月的時間,干部戰士已基本適應了南方熱帶地區的氣候和環境。
到了這里劉小濤他們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時刻警惕敵情的出現。
每一次巡邏、每一次演練,大家都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懈怠。劉小濤在日記中寫道:“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但我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保衛祖國,守護人民。”
12月,部隊開進到邊境線附近的一個鎮,聽當地村干部和駐軍介紹,這里之前經常受到敵人炮擊,邊民對劉小濤他們的到來十分歡迎,提供了飲水、向導等方面的幫助,部隊抓住點滴時間繼續進行戰前訓練。